阿曼古丽吾斯曼身穿工装,笑容满面。她现在是新疆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细纱车间的总教练。说起自己眼下的工作,她笑着说:“我从地区棉纺厂到现在的华孚,转了好几家企业,虽然都在做一件事,但现在的工作环境与收入是*好的。每个月有3500元的收入,丈夫也在厂里上班,每月也有3000多元的收入。我们还在企业的帮助下,买了80多平方米的房子,孩子在工业园区的幼儿园里上学,一家人的生活很幸福。”
可在几年前,阿曼古丽吾斯曼的生活并不是这样。原来的企业破产被收购,她面临着下岗的危险。“当时心里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办。*后华孚收购了我们厂,我就来这里上班了。没想到企业看中了我的技术与耐心,一步步提拔我当上了细纱车间的总教练。算一算,我培训出来的职工有500多人,现在在车间里上班的就有152 0173 3840多人。”
阿曼古丽吾斯曼的笑容里都是幸福,而这种幸福来自华孚开展的“双式”扶贫,“一根纱线”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让棉花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新疆有棉花优势,特别是阿克苏地区,这里的棉花产量占了新疆的三分之一,长绒棉更是新疆产量*大的地区,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这样的资源优势自然让我们在阿克苏发展劳动密集型纺织产业有了信心与决心。”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挺说。
“华孚的进入,与新疆和阿克苏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们提出了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促百万人就业的发展思路。同时我们建设了3个纺织服装产业工业园,形成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可以说,双方一拍即合。”阿克苏地区经信委主任徐云峰说。
“当初*早入驻工业园的企业都是从东部来的,主要以纺纱为主,他们都看中了阿克苏地区丰富的棉花资源,加上我们的优惠政策,让纺织工业城(开发区)迅速成为新疆南疆**的纺织服装工业城,吸引了近4万人就业。”纺织工业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勇说。
来自阿克苏市喀拉塔鲁镇托万克博孜其村4组的青年依斯马依力依布拉依木。说起自己来企业工作的事,一脸的笑容。“2005年5月,村委会说工业园区有家企业招收工人,希望村里的年轻人报名。我当时在家闲着,家里很穷,欠了10万元的外债,我就报名来华孚了。开始什么也不会,进入企业的培训班学习了3个月,出来后我就成了一名保全工。刚来时,1个月只有2500元的收入,现在1个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
仅新疆华孚一家,就吸引了10567人就业,其中少数民族职工占80%以上。
“双百”计划加“双式”扶贫
3年内在全国100个贫困县选100个贫困村进行帮扶脱贫,每个村投入资金100万元,这是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启动的一项新的产业扶贫计划。用该公司副总经理夏乃君的话说:“这项计划一经推出,就受到各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我们已经在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选择了50个贫困村,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准备在县一级建设中心工厂,在村一级建卫星工厂,让这些贫困村的群众不用出家门就可以就业,可以脱贫。”
用孙伟挺的话说,“双百”计划就是专门为贫困村的贫困户量身打造的一项脱贫计划,目的就是想让产业扶贫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让近几年企业的发展惠及更多的贫困人员。“一个卫星工厂就建在村里,或者是相邻的几个村中间,每个卫星工厂可以吸纳近100人就业,100个卫星工厂就可以解决10000名贫困人员的就业问题。而一人就业就可以让这个家庭走出贫困,这样的事,我们必须要做。”孙伟挺说。
为了这项计划,他们从今年初就开始酝酿,并立即付诸行动,在全国各地进行筛选,*终选出了50个贫困村。夏乃君表示,不久的将来,其余的50个村也将选出,今年9月,**批卫星工厂就已投入生产。
“这项计划的推出,得到了一些企业的认可与参与,现在已经有6家企业与我们签约,要求加入这项计划。因为他们看到了产业发展的关联效益,还延伸了产业链,所以大家热情很高。相信这项计划能快速推进。”夏乃君说。
与此同时,他们又推出另一项扶贫模式——“双式”扶贫,就是在产业扶贫的同时,大力开展就业扶贫。
“在解决当地群众就业问题的同时,我们还将新疆的一些贫困人员送到内地我们的企业里就业,效果非常好。去年,我们送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2000名年轻人到内地就业,非常受欢迎。这些年轻人经过技术培训后,迅速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今年我们还将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让更多的年轻人走出去,成为企业生产的主力军。”夏乃君说。
依靠着棉花纺出的纱线,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找到了自己与新疆共同发展的路径,这让企业的发展更快更好更得民心。
(来源:全球纺织网;记者 王瑟;时间:20181023;链接:http://news.gmw.cn/2018-10/23/content_318031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