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2011/12年度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报告(二)

百检网 2021-12-23
中棉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和公益性行业棉花科研专项组研究指出,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指数(CCPPI) 2011/2012年度为250~300,回落50点,预测棉花产业经济走向为“消费高位持平或下降,面积温和扩大,进口持平或下降,价格高位下行”。整个棉花产业情景比金融危机时还要严峻和复杂,其中资源严峻短缺为首位。预测今年将是结束纺织业“黄金期”的转折点,一批棉纺企业不得不停产或倒闭,棉纺产量2717万吨可能是一个历史顶点,棉纺业的投资和转移需谨慎。
一、消费旺盛;棉纱产量、纺织品服装出口和内需都呈两位百分数增长
1、棉纱产量两位数增长。2010年棉纱产量2717.0万t,同比增长13.5%,按50%用棉计算,纺棉152 0173 3840万t。业内认为,“承受多方压力,棉纺继续向好形势。”产销两旺是主因:2010年纺织服装出口2065.3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国内服装零售总额保持24.8%增长率,特别是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拉动了农村消费。
2、面积持平,单产和总产锐减。受2009年度棉价回升34.5%的拉动,2010年植棉面积基本持平为7542万亩。然而,因气候异常,年景偏差,棉花长势普遍较差。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年均值为85,表明长势差于2009年一成半。由于黄河、长江和南疆后期天气更差,晚熟加重,秋桃减少、铃重减轻和衣分率下降,特别是烂铃大幅增加,实际减产14.6%,总产597.0万t(国统局)减6.4%(监测数据569.5万t,减幅11.8%)。
3、产值和收益大幅增长。2010年棉农收益得到较大补偿,*大好处是棉价高开高走,棉农从通胀中获得较多利益,算是对2008年度危机的补偿。监测结果,样本农户籽棉产量223.7千克/亩,产值突破两千元至2433.2元/t,同比增46.7%;收益1190.6元/亩,增97.9%。其中农业部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产值3000元/亩,收益2000元/亩,增收一倍多。
4、价格高位运行。在国内外市场推动下,2010年度新棉价格高开高走,一路飙升。到12月,农民籽棉均售价10.94元/千克,同比上涨75.4%。按衣分率37.5%和棉籽价3.0元/千克计,皮棉成本接近19000元/t,*高价达到31000元/t,创历史新高。
受通货膨胀、成本上涨和国际性输入等的推动,2010年全年棉价高位运行,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年均19398元/t,同比上涨51.5%。9-12月24956元/t,同比上涨79.7%。产业各环节都处在*度高亢的状态,按老总的话讲,“钱到了不赚不行地步”。
5、进口大幅增长。2010年进口原棉284.5万t,同比增86.3%。业内认为,“尽管外棉价格一路走高,也未能阻止进口的热情。”
二、2011年棉花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综合国内外多种因素,预测2011/2012年度CCPPI在高位上回落50点,幅度大,全年CCPPI将在250~310之间运行,分析棉花产业经济走向呈现四个态势。
1、棉花消费高位持平或下降。我国纺织原棉消费自2007年增长到1000万t之后,几乎每年净增110万t。受资源不足和高价等的影响,预测2011年棉纺产量将持平或略有下降。受全球可供进口资源减少的影响,以及国际价格高于国内,预计进口量持平或下降。澳大利亚遭受洪涝灾害,出口量减少。
2、植棉面积呈温和扩大态势。受高价的拉动,预计植棉面积将呈温和增长态势。然而,面积增长幅度摒弃传统“高价即涨”模式,不会超过两位百分数。分析指出,当棉价上升到合理的价位之后,粮棉经作物的竞争已从比价转向技术和服务上来。只有解决植棉费劳、费工、费时、费钱的“四费”问题之后,棉花生产才能进入稳定发展轨道,解决这一问题急需轻简化栽培和机械化管理支持,以及社会化、组织化服务的社会化,才能保障,即“三化”决定棉花的成败。当前内地棉花机械化移栽和采收的需求*为迫切。
3、棉价高位呈下行态势。分析今年棉价走向的因素尽管十分复杂,但有几点趋势走向:
一是宏观政策取向。今年国家实行“积*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1-2月2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月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贷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目的管理通胀预期,防止通胀恶化。预计今后还将采取措施大幅收缩流动性,下半年物价上涨的势头将被遏制,全年价格将呈下行走向。
二是“稳定物价”是今年国家经济运行的头等大事。总理2月1日在春节团拜会和2月2日在山东考察时一再强调,要坚决防止物价上涨过快,通过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加强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三是国际输入性通胀因素。发达经济体进入通胀期,以及石油、食用油和粮食等价格普遍上涨,全球通胀将推动国内的通胀。四是全球棉花生产的不确定性和总产的不可预见性加大。
综上,关键看国内,如果紧缩银根、压缩通胀的调整措施到位,CPI控制在4%上下,价格将理性回归,新棉价格下行的可能性大。按2010年10-12月CC Index均价26809元/t,测算回落10%即24128元/t与5%即25469元/t可能性大,即预期新棉价将在24000~26000元/t之间。比今年1-2月27953~29603元/t均价回落3000~4000元/t,减幅一成。
4、棉花资源进入*度短缺期,棉纺业规模应收缩。受原棉资源短缺、棉价高企、信贷收缩以及成本上涨等综合因素影响,特别是资源的严峻短缺,争夺资源的战斗早已打响并且竞争愈加激烈,加上信贷收缩,预计今年将有一批棉纺企业停产甚至倒闭,因此棉纺产量2717万t可能是一个历史顶点,今年将持平或下降,不得不结束连续10年快速增长的“黄金期”。倒逼棉纺企业深化改革,加快调整,提高附加值和品牌效应。
棉纺纱锭投资要谨慎,规模要收缩。据国家统计局3月1日公布的数据,2010年全国纺织行业投资2230亿元,增幅高达26.4%,其中新增棉纺纱锭800万锭以上,总纱锭突破1.2亿锭,可谓规模大得不得了,随着国内资源的短缺,国际市场可供采购资源的不断减少(表2),棉纺规模当收缩而不是扩大。
棉纺织业转移进程加快。去年中部河南、湖北、湖南和安徽转移投资大幅增长,西部重庆、四川转移承接能力增强。新疆快速扩大,新增棉纺纱锭150万锭。从产业可持续发展来看,转移步伐也应放慢,要吸取90年代“东锭西移”教训。
三、稳定棉花生产的对策和建议
稳定发展生产,提高棉花的供给能力,要满足棉花竞争从比价转向技术和服务的新需求上来。要坚持“三手抓”:
一手抓强化科技兴棉和社会化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当前和今后要在轻简化栽培、机械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突破“一前一后”关键技术,“前”即机械化移栽,解决40%棉田人工育苗移栽问题,“后”即机械化采收,解决全国95%收摘费工费钱问题,新疆兵团开了个好头,去年机采面积250多万亩,力争“十二五”普及,但长江、黄河还有破题,建议国家把棉花“机栽机采”列入重大专项,组织科研集中研究突破,切实解决“四费”问题。
二手抓政策扶持,出台*低价,提高政策的调动能力。
三手抓储备和投放,提升市场的吸纳和控制能力。
此外,棉纺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提升竞争力,今后资源是**要素,要稳定棉花供给,棉纺企业要向“**车间”延伸,积*参与棉花生产基地建设,把资金投入从工厂设备转向棉田和农业,力争获得相对稳定的资源供给。(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 毛树春 冯璐)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