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白粉病防治措施

百检网 2021-12-27

    受设施栽培高温多湿小气候的影响,大棚草莓白粉病发生越来越严重,一般造成产量损失10%~25%,严重的达30%~50%。目前正值大棚草莓白粉病高发季节,应严格做好防治工作。

    大棚草莓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侵害草莓叶片、花和果。叶片感病后,初期在叶面出现薄霜样粉状物,条件适宜时迅速扩展到全株,随着病情加重叶缘向上卷起,叶片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和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呈红褐色,叶缘萎缩、焦枯。花蕾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幼果感病,果实不能正常膨大;果实膨大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失去光泽并硬化,丧失商品价值。

    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越夏。白粉病病菌是专性寄生菌,主要依靠带病草莓苗等繁殖材料进行中远距离传播,气流有助于病菌孢子在田间扩散蔓延,传播到草莓叶片、花器和果实上。病菌侵染的*适温度为15~25℃,低于5℃或高于35℃均不发病,但潮湿多雨天气会加重发病。一般在2月上旬至5月上旬发病,3~4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连作、未及时摘除老叶和病叶、偏施氮肥、植株嫩绿、栽植过密或通风除湿不当,均易诱发草莓白粉病,并且发病重。草莓白粉病在适温高湿条件下易流行。遇连阴雨天后转晴天,大棚内温度适宜、湿度大,病菌繁殖和病害蔓延速度加快。

    防治大棚草莓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喷药防治1次,发病严重的田块连续用药防治2~3次。三唑酮、腈菌唑和世高是防治草莓白粉病的常用药剂,防效较好。三唑酮在草莓开花结果期施用易产生药害,并且对蜜蜂安全性低,不宜在草莓花果期施用,可以在苗期施用,一般用15%三唑酮1000倍液喷雾防治。腈菌唑和世高对草莓生长无不良影响,对蜜蜂安全性高,可以用12.5%腈菌唑或20%世高152 0173 3840倍液喷雾防治。不要随意提高施药浓度。苗期施用三唑酮浓度过高,会导致秧苗不发、生长缓慢;花果期施用腈菌唑浓度过高,会形成僵果。花期一般在下午4时后施药。注意交替用药,以延缓抗药性产生。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此外,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和病果,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大棚保持通风透光,夜间尽量提高棚温,避免叶面积露;合理灌溉,控制棚内湿度;合理施肥,防止偏施氮肥等农业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轻草莓白粉病发生。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