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晓勋 通讯员董义忠 王胜书)一斤鲢鱼市场卖价2.7元,经过加工价值可陡增至40余元。昨日,在位于江夏区大桥新区梁子湖水产品加工公司,公司总经理何秋生介绍,去年11月,该公司试生产,经过现代化的“吃干榨尽”,“鲢鱼翻身”完全正在成为现实。
白鲢、花鲢鱼约占淡水水产品产量40%。而鲢鱼刺多、土腥味重,价格*低,当时按市场价1斤鲢鱼2.7元,而市民买到后,实际只吃了2两半鱼肉,鱼鳞、鱼皮、鱼肠、鱼骨、鱼刺等都被当成废品丢掉。
但梁子湖水产品加工公司的精加工,将造成“二次污染”的下脚料逐一变废为宝。
昨日,记者走进加工区,送来的鲜鱼先放进存储鱼池,之后进入流水线全处理。一条鱼进入流水线后,先后经过去鱼头、分片、去鳞、去皮、清洗、取肉、骨刺分离等7道工序处理。
据了解,全处理完后,鱼肉变成的鱼糜经过加工,可以生产出百余种食品,而1斤鱼的鱼肉通过加工成的鱼糜制品可卖8元;鱼骨经水解高温高压熟化,并采用纳米技术加工成骨钙粉可卖5元;鱼皮和鱼鳞加工成美容、医药、保健品等方面的胶原蛋白可卖18元;鱼油则是鱼粉加工的副产品,是鱼肠等废弃物经蒸、压榨和分离而得到,是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保健品,可卖到5元。
目前,加工区调试基本完成,正式投产后,年可加工鱼类达5万吨,生产总值达5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