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日前表示,将通过加快建设“全国农产品(5.77,0.00,0.00%)质量追溯信息平台”,**推行“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全国追溯管理,实现全国“三品一标”从产地到市场、从源头到消费者的全程信息监控。专家认为,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不可或缺。
农产品安全不容乐观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各种食品安全“门”不断考验着消费者的承受力,也让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与日俱增。如何有效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已成为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其中,农产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表示,个别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这包括非法添加问题,滥用药物问题,残留超标问题。这里面既有生产经营方式的落后,也有违法犯罪成本过低,处罚不到位的问题。
以奶制品为例,对于内地一些民众到香港大量购买奶制品,陈晓华说,重要原因之一是国民对国产奶粉的信心还没有恢复。“奶制品生产链条较长,**要把好生鲜乳质量关,这是奶粉质量保障的源头。目前,我们取缔了将近1/3的奶站,严格源头控制。”
多头管变成谁也不管
专家表示,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多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相关部门职能交叉,监管漏洞多。我国涉及食品安全的政府部门有13个,具有行政执法管理职责的政府部门有5个,容易出现食品安全监管的交叉或者空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严卫星指出,我国诚信体系没有完全建立,企业违法成本低也是原因之一。
“现在很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不放心。通过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要达到使消费者放心消费的目的。”中国农业大学[微博]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安玉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质量安全追溯需要全过程管理。“它主要通过质量追溯使农产品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实现产品信息可追溯,也就是消费者、管理者和监管者、企业,都能够知道产品是来自哪里的,以及产品在各个环节上是否有不安全因素。这些都可以通过信息追溯了解、查找到。”
“不过,现有的可追溯体系建设有两个主要问题。”安玉发认为,一是当前追溯体系还没有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民的禽畜圈舍,养殖场,造成这些源头及其原始农产品信息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追溯体系作用的发挥。二是可追溯体系建设往往需要购置一些电子设备,即信息化建设,这方面资金需求量大,技术水准要求高。由于投入成本比较大,可追溯体系建设容易使产品价格提高,这也造成了可追溯体系建设短时间内难以全面推广。
“半道追溯”实际作用不大
国家新一轮的机构调整,将使食品监管职能高度集中到两个部门,即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总局和农业部,有利于提高食品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当前的追溯体系建设,对蔬菜等农产品的监管是很有效的。安玉发建议,政府应从两方面着手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一是深入到农户饲养场,养殖室,把相关信息登记记录。仅仅对流通环节追溯还不行,农民在生产源头用不用农药,用多大量农药很关键。不把这方面信息管理和可追溯连接起来,是不行的,半道追溯的实际作用不大。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补贴企业,尽可能降低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成本。
“要在把握好方向的前提下,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信息化系统。”安玉发指出,质量可追溯体系本身很好,但如果用不好,发挥不了作用,除了徒增消费者负担,还无法起到保障食品安全的作用。因此,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增加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