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类流言真不少专家提醒理性面对

百检网 2021-12-28

在不久前发布的“10月伪科学流言榜”上,“忘穿秋裤”会招来骨关节炎,不叠被子更有益健康,睡前一杯牛奶能助眠等都上了榜。记者调查发现,七成市民看到这些伪科学流言后都曾信以为真,直到上榜才知道是流言。

据食品专家介绍,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流言在网络上大行其道,比如,睡前一杯牛奶有助睡眠、添加剂是洪水猛兽等,很多网友在看到这类流言时都选择了“宁可信其有”,而事实上,网络上不少对食品用途和安全的理解都属于误读。专家提醒市民,应理性、客观、科学地看待食品安全问题。

睡前一杯牛奶能助眠?

流言:许多失眠者喜欢在夜里给自己来杯牛奶。有人还为此找到了科学依据——牛奶中含有一种能使人疲倦欲睡的化合物L-色氨酸。L-色氨酸制造的产物能抑制思维活动,从而使人想睡。

专家解读:牛奶中的确含有丰富的L-色氨酸,而L-色氨酸也确实可用于制造诱发睡眠的荷尔蒙5-羟色胺与褪黑激素。但是,一小份牛奶中含有的色氨酸总量,并不足以让身体激素水平发生波动。另外,牛奶里的色氨酸要运到大脑里,恐怕也没预想的那么容易。为了保护脆弱而重要的大脑,脑部的毛细血管结构阻止了许多血液中的化合物进入脑组织,即所谓血脑屏障。任何物质要起安眠作用,**就必须穿过血脑屏障。牛奶里的色氨酸,在血脑屏障前,大多是无能为力的。

因此,睡前喝一杯牛奶,并不能对你的睡眠起到多大的帮助作用。

食品添加剂可怕吗?

流言:“一只雪糕中含有十几种添加剂”“一包方便面含有25种添加剂”……添加剂让很多消费者闻之色变,随之而来的“零添加、纯天然”的食品更受消费者的追捧。

专家解读:“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了。”农绍庄说,“食品添加剂”和“违规添加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只要遵守国家标准,对健康是没有危害的。”实际上,加工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为常见的是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增味剂、防腐剂、香料等,在国家标准之内使用食品添加剂是无害的,而以往食品安全事件中出现的甲醛、苏丹红、三聚氰胺等添加物都不是食品添加剂。

农绍庄提醒消费者,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添加剂只是用来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没必要为其安全性感到纠结,也不要为所谓的“零添加”或“不含××添加剂”噱头买单。从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厂家的产品,是消费者保护自己的*佳手段。

温度超过100℃味精就会致癌?

流言:朋友圈流传的一篇题为《这五样菜千万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毒死谁!》的文章称“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

专家解读: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谷氨酸的钠盐。由谷氨酸钠的分子式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并不稳定的状态,加热后*易脱水变为另一种稳定的物质——焦谷氨酸钠。但**,味精溶解*佳温度是70℃~90℃;在152 0173 3840℃时,它会脱水,产生结晶;如果到了200℃以上,谷氨酸钠会发生分子内脱水,这才变为焦谷氨酸钠。其次,由于焦谷氨酸钠没有鲜味,“谷氨酸钠转化为焦谷氨酸钠会降低鲜味”是正确的,但是焦谷氨酸钠致癌,这个言论尚无科学证明。焦谷氨酸钠别名为L-2-吡咯烷酮-5-羧酸钠。它是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有较弱的刺激性,但没有过敏反应,使用的时候基本无毒,对人体无害。

(作者:刘春鹏 修孟青 来源大连日报)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