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人民日报发起“中国质量万里行”大型系列报道,成为当时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152 0173 3840年11月,报社再度率团,前往日本丰田公司参观。回国后,一篇《丰田的二次创业》很快引发国内企业管理模式的大反思。当时随团媒体及企业家三十余人,谁也没有想到,这次出行却带来了十年后中国另一个民族产业的复兴!
“去日本打酱油”
在日期间,访问团参观丰田结束后诸多国内精英人士纷纷抢购日本酱油。当时随团的鲁花集团董事长孙孟全先生敏锐地洞察到其中的玄机。
“中国就酿不出一瓶好酱油?”回国后,孙孟全就进行了深入的行业调研。咨询了众多行业专家,甚至包括中科院院士,*后得出的结论着实令人愕然:“国产酱油的品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一直也没能赶上日本。”
当时在国际市场上,日本酱油更是占据了80%的份额,基本上找不到中国酱油。改革开放之初那些年,“去日本打酱油”是远比如今网络上“去日本买个马桶盖”还要火的行为。
中国酱油没落史
酱油起源于中国,后由唐朝僧人鉴真传入日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快速增长,为了满足酱油市场的缺口,把本应六个月的酱油发酵周期压缩至一个月,品质可想而知。
到152 0173 3840年时,国内90%的厂家仍采用快速制备工艺。即使是国内*好的酱油,也因缺乏优质的菌种和工艺,而与日本酱油差距明显。
决心做*好的酱油
出生于1950年的孙孟全,与共和国一同成长,“为人民服务”成了他和鲁花集团发展的基调。
曾经,为了给中国油脂工艺争口气,摆脱浸出精炼工艺的市场垄断,他的团队不惜花费六年时间,研发了5S压榨工艺。从此“滴滴鲁花,香飘万家”开始流传在中国大地上。面对相似的情景,孙孟全也暗暗地下定决心:要为中国酱油产业争这口气!
“酿造一瓶好酱油,其中的技术含量不比丰田造汽车容易!”行业专家一再提醒鲁花公司,但这仍动摇不了孙孟全的决心。
“对董事长来说,困难再大都不怕。研发出*好的酱油,纯粹是董事长的心愿。”酱油项目总负责人辛旭峰回想当年孙孟全做这个项目时的情景说道:“董事长坚信,做企业必须做得有价值,有意义!”
艰难的复兴之路
“开始之前我们有思想准备,但真正开始后才发现,实际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难。”辛旭峰回忆起这段历程如是说。
做优质酱油必备的两个要素:一是要有酿造风味优异的菌种;二是要有先进的酿造工艺。
选育菌种是个*其复杂的过程:分析菌落组成,去除杂菌、提纯、扩繁、品鉴、优选、二次优选……就这样,**天、一年年地重复进行。
做食品出身的孙孟全,自小就有优于一般人的灵敏味觉。“有时候我们在实验室都没有尝出来的一些*其细微的杂菌味,到他那里都能被尝出来。”辛旭峰说,“他对品质的追求到了**。这么多年,每一次得到的都是董事长的否决。久而久之,每当要踏进董事长办公室的时候,总有一种忐忑和打怵。多少次我们想放弃,甚至觉得我们没有能力生产出更好的酱油了。”
到了第六个年头,随着优选的菌种越来越纯,品质的提升非常明显。这时候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到达了1.2g/100ml,远超特级酱油0.8g/100ml的国家标准。优异的品质,加上**的品牌,换作别的企业,早就会把产品推向市场,但孙孟全却始终不肯。他心里清楚,这跟日本酱油还有些差距。
“每年几千万、几千万地投入进去,谁都不忍心。我们曾经集体向董事长建议过产品上市,当时就被他驳回了。”辛旭峰说:“从此大家再也不敢提这回事了。”
久违成功终到来
在第十个年头,2009年11月的**,研发人员发觉一个试验箱中散发出特别浓郁的香味。经过二次提纯,发现一株特殊的菌种。正是这株菌种产生了不同寻常的浓郁酱香味!
也许这条路走得太久了,团队还不敢确信真的成功了,只是大家心中都有种预感:可能找到*好的菌种了。样品送到孙董那里。大家小心翼翼地观察董事长的反应:拧开瓶盖的瞬间,他的神情舒展了,急忙尝了一下,他拍了下桌子,猛地站起来:“成了!你们成了!要的就是这个味儿!”大家相抱一起,流下了激动的泪。
“这是上天赐予的!”能够从亿万个菌株里面挑选出*好的,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实现了,这确实是上天眷顾。
创新不止 产业复兴
菌种成功了,接下来就是工艺的问题。如果使用传统露天酿晒工艺,发酵过程中难免会有空气中的各种菌掺入发酵,发酵所需的*佳温度也无法把控。
鲁花的研发团队和工程技术团队**了“净酿舱”新型发酵罐。净酿舱解决了温控问题并隔绝了空气中的杂菌,实际是对古人“春曲、夏酱、秋油”的酿造过程的升级,在6个月的酿造中,给予酱醪婴儿般的呵护。
禀自然之优势,成天地之精华!鲁花人将凝聚了诸多心血的酱油命名为“自然鲜”。
载誉而归
2017年,“自然鲜”酱香酱油荣获MONDE SELECTION金奖。“国外评奖非常严格,产品提交上去,只管等结果。”这期间,孙孟全和他的团队心里一直没有底,因为中国酱油从未斩获过此项殊荣。结果半年后收到领奖通知邮件。当时可把孙孟全高兴坏了:“多少年的付出,终于为中国争了口气。”
民族产业复兴的思考
持续发酵的自主芯片事件以及中美贸易战,不得不引起中国民族制造业界的深刻反思:中国未来的工匠精神在哪里?中国未来产业的发展靠什么?中国的企业成长竞争力是什么?
民族企业中有多少企业家能面对品质从不妥协?有多少企业家能一心只想为国争荣?鲁花做到了!因为这种一心为公的爱国情怀,带来了产业的生生不息。
“唯有志者强,唯进取者胜。”未来,在中国产业复兴的道路上,中国的民族企业任重而道远!(红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