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杨霞瑜)外出用餐时,有些餐厅不能人工点餐,甚至不再提供纸质菜单,顾客只能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后才能进入扫码点餐页面——3月16日,厦门日报曾对该现象进行报道。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话了:扫码点餐不应成为“单选题”,指出了该现象所涉及的侵权问题。前日,记者回访此前走访的餐厅,发现已有餐厅做出改变。市餐饮行业协会、市场监管局等机构部门也对该现象做出回应。
餐厅改了吗?
部分餐厅重视顾客体验
已精简点餐步骤并提供人工服务
记者回访了上次走访的餐厅。喜记港式茶餐厅、味千拉面等其中20家餐厅依然仅提供需关注公众号、授权读取个人信息的“扫码点餐”。但是,有部分商家已做出了改变。
“可通过纸质菜单请服务员点餐,或者扫码即点餐。”前日,在SM城市广场的丙洲·地道厦门菜店内,餐厅经理王学娟告诉记者,顾客入店扫码点餐时,无需提供手机号、姓名、地理位置等与消费无关的信息便可直接进入点餐页面,顾客可自己决定是否关注公众号获取信息推送。
随后,记者来到瑞景商业广场的AT.X味知·地中海餐厅。顾客在该餐厅也可以自行选择人工点餐还是扫码点餐。前厅经理周文昌说,餐厅不希望顾客因为担心隐私会被泄露,影响用餐心情。
部门怎么做?
餐饮协会将发出倡议
相关部门已提出应保留人工点餐服务
记者联系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监事长胡艺忠表示,协会已将中消协及市消协近日发布的观点进行梳理,将发表倡议宣传方案,号召会员单位积*行动,充分尊重顾客意愿,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市场监管局表示,“扫码点餐”与传统菜单点餐应该并存,新技术运用不应成为侵权的手段;商家除了提供多种点餐渠道外,也应尊重顾客的隐私,在涉及个人信息提取时,必须正当合法,不可泄露和买卖个人信息。近期,市商务局也出台《关于做好2021年餐饮业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餐饮服务单位要充分考虑老年消费者的需求,保留人工点餐、现金结算等服务。
截至发稿前,记者尚未从相关部门获悉下一步的具体实施行动。《厦门日报》3月16日A11版 中消协发声
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
仅提供“扫码点餐”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不提供现场菜单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
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阻碍
(整理自“中国消费者报”微信公众号)
【记者手记】
期待更有效的约束措施
大数据时代到来,数据信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不知何时起,“扫码点餐”竟也成了餐饮商家的“读心术”,走访中,不少消费者向记者表示,“扫码点餐”时消费者并不能选择是否授权商家收集个人信息,往往只能被动接受。
为何利用“扫码点餐”攫取个人信息的现象有增无减,大家默认接受,甚至习以为常?关键原因在于违法成本太低。即便有了法律法规、指导意见,依然存在无力执行的尴尬境地。但法律不应被蔑视,民意应该被采纳,消费者渴求一份被尊重的权利,规范和监管“扫码点餐”已是刻不容缓。
“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限制消费者权利的工具,不应成为攫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借口。”我们希望如中消协所言,相关行政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引导和监管,督促餐饮企业守法经营、加强自律,严厉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促进行业健康有序、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