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企争相入川养猪 背后有何“同”与“不同”)
“未来3-5年,我们要在全国养殖1000万头猪,一头猪的利润不低于152 0173 3840元。”11月3日下午的第四届四川农业合作发展大会上,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透露了自己的“小目标”。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公司+合作社/养殖大户”模式由新希望集团提供仔猪、饲料、疫苗和具体养殖标准及贷款金融支持,*终回购育肥猪。四川是新希望规划中的重要区域。
无独有偶。11月2日,四川德康农牧科技公司投资30.3亿元合作开发100万头“内江猪”、在宜宾投资75亿元布局500万头生猪养殖及精深加工。几乎是同一时间,温氏股份宣布进军四川,计划在2019年形成年出栏600万头生猪养殖规模,双胞胎集团则宣布在川布局5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民企巨头为何纷纷入川养猪?背后有哪些异同?
□四川日报记者 王成栋
背景相同
散户退场后市场空间亟待填充+当前养殖利润大
川猪安天下。但近年来,随着市场起伏,传统的散养模式已难以为继。“一头猪能挣152 0173 3840元,利润不低了。但一个农户一年能养几头?他们能保证不出现瘟疫等意外吗?又能有多大的抗风险能力?”刘永好一连串反问,道出了民企纷纷进军川猪市场的背景——猪周期越来越难以预测,传统养殖模式盈利空间越来越小。
自2011年开始,三年一循环的猪周期被一年内的波动替代。尤其是2014年猪市探底后,不少损失惨重的散户开始退出。但猪肉市场的需求不升反降,尤其是高档猪肉市场一路飚红。
2014年后,川猪开始呈现产销两旺的现象。统计显示,去年全省生猪出栏量突破7200万头,同期的猪肉市场也持续回涨。截至今年11月初,四川境内的猪肉批发价普遍高于20元/公斤。省农业厅监测,受玉米、稻谷、小麦价格下跌影响,从今年6月起,四川的猪粮比已稳定在8.5:1,远远高于6.0:1的盈亏平衡点,育肥场户出栏一头肥猪平均盈利曾一度高达七八百元。“单单是四川就有8000多万人,散户群体缩小后,市场空缺自然有人填充。”省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巨大的市场供给空缺和相对客观利润空间,成为民企在川生猪养殖行业攻城略地*大的动机。
入场的民企巨头们携带技术、资本和渠道优势,更强调规模化、标准化和高质量,也让他们在这场猪市攻防战中占尽先机。
记者注意到,包括新希望、双胞胎集团、温氏控股和德康农牧在内的四家民企巨头负责人均提到:合作社/养殖大户的规模不得低于500头;必须按照企业提出的标准进行养殖;所有的生猪必须检验合格才能流入市场。
招数迥异
“卖出去人养”与“请他人养”谁将更胜一筹?
不过,在落子四川时,民企巨头打出的具体招式并不尽相同。“我们跟新希望的模式很类似但并不完全一样。”双胞胎集团投资部部长温涛说,双胞胎集团与新希望都偏好“公司+合作社/养殖大户”模式、饲料等由企业提供。
在3日下午的采访中,上述四家民企负责人对于企业自建基地、与本地饲料企业合作方面均表示出相对克制的态度。
如此选择背后,是基于成本控制的考量。温涛说,受制于地形,在川自建巨型养殖场成本高、投资回收期更长。在相对规模化前提下,把养殖环节交给四川本地企业/农户是更好的选择,“他们一有经验二有场地。”而在正式布局养殖点前,各企业在川均有饲料生产基地。以双胞胎集团为例,目前仅乐山的生产线每年可产猪饲料就达80万吨以上。
但在其他环节,四大民企选择却并不尽相同。听完刘永好的发言后,温涛说新希望是“把仔猪卖给别人养,长肥了再回购”,而温氏则是“请别人帮我养,猪始终是企业的”。基于此,双胞胎集团不会为合作社等提供更多金融服务,“养多养少,公司说了算。”而温氏股份西南养猪公司经理郑志豪则表示,公司除制定标准、提供技术服务外,不会刻意控制合作社的养殖规模,甚至“其他合作社养的猪如果质量够好,我们也会同价收购”。
除此之外,在面对环保压力时,各企业的选择也不尽相同。郑志豪说,温氏股份在养猪同时,也把猪粪、废渣回收利用视为企业主要赢利点。这意味着,温氏股份将会配齐相应的回收机制和处理设施。而温涛则表示,双胞胎集团将会控制各养殖点的规模,控制排放量,避免触碰“环保红线”。“采取什么样的模式不重要,重要的是适合企业现状就行了。”省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提醒,在大举进军生猪养殖同时,民企也应做好市场预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