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福建,消费者走进任何一家食品经营场所,随手拿起一件在售食品,用手机扫码,便可进入食品安全“一品一码”追溯平台,即时查到食品生产地、供货商、检测报告等信息。一枚小小的二维码,正是我国大力构建食品安全体系、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缩影。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思路、方法和手段持续创新,机构职能整合不断加强。从即时可查的食品溯源码,到逐步构建的企业信用档案,再到互联互通的智慧监管平台,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一项项新举措、新技术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带给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牵住监管的“牛鼻子”
从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乃至出口,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全产业链涉及的环节多、链条长、参与主体多样化,这给溯源治理带来不小难度。
2021年4月,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食品安全工作会议提出,要注重源头防范、综合治理,加快实施智慧监管,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赋能食品安全监管。
以信息化为手段的追溯体系建设,正是溯源治理、源头防范的“破题”之举。从即时可查的食品溯源码,到逐步构建的企业信用档案,各地的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为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提供了有力支撑。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监管总局创新运用“异构识别”等新技术,推动建成了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在各省共同努力下,初步实现了全国互联互通,把追溯链打造成风险管控链和责任落实链,在强化监管效能方面取得了成效。
在生产环节,为加强农产品安全的源头治理,市场监管总局指导各地督促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严格依法落实进货查验制度,以此实现与农业农村部门建设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有效衔接。同时,发布48项饲料添加剂强制性国家标准,为从源头上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提供技术支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市场监管总局坚持预防为主,出台了《关于印发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进一步监督大型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同时,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开展公开承诺,督促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定责任和义务,保证生产过程持续合规。
“铁拳”出击筑牢食安防线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历来是市场综合监管和综合执法的重要内容。目前,各地正在逐步构建起权责清晰、督促有力、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食品安全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同时,通过强化食品抽检监测、餐饮质量安全提升等工作,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近年来,聚焦群众反响强烈的食品安全问题,市场监管总局扎实开展“铁拳行动”,努力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以“小店大平台”为重点环节,集中力量,重拳出击,依法查办了一批典型案例,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达到查办一案警示一片,充分发挥了警示震慑的作用。
为有效维护市场秩序,从2018年起,市场监管部门连续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聚焦民生领域,加大对食品等民生重点仿冒和虚假宣传整治力度。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全系统查处虚假违法食品广告案件5476件,其中查处虚假违法保健食品广告案件664件。
食品抽检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抽检已覆盖全部33大类食品,注重风险分析和风险预警,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点,对既往不合格食品和检出不合格食品的企业加大抽检力度。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首次归集国家、省、市、县四级市场监管部门食品抽检数据,完成监督抽检638万余批次,总体不合格率为2.31%,共完成核查处置任务13.6万件次,下架、召回、封存不合格食品3596吨,罚没金额10.93亿元。
以信用基石造诚信高地
机构改革以来,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完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创新运用企业信息公示、“双随机一公开”、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等手段,构建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
推进食品安全信用监管是市场监管总局的年度重点工作,也是全国市场监管系统的重要破题点。《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信用信息公示、黑名单制度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2021年1月举行的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工就推进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信用监管进行了专门部署,提出探索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并明确了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强化信用信息运用、实施联合惩戒等任务。
当前,在总局部署下,各地积*推进全国市场监管系统信息化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加快食品行政许可、抽检监测、检查检验、稽查执法、企业信用、风险预警领域等全国性食品监管数据的有效归集及开发利用。
加快建立食品企业信用档案、构建食品安全“吹哨人”制度、发挥企业联盟作用......在总局组织下,“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世界食品安全日”、“提升餐饮质量、制止餐饮浪费”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全民参与食品安全提供了窗口。从食品企业到新闻媒体,从学界专家到普通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之中。通过这一窗口,企业进一步增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提升的意识,公众食品安全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媒体和消费者积*参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监督,推动形成社会共治合力。(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