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餐饮国和地区运动员、官员饮食需求,还要保证奥运会期间食品的卫生安全,这些都将成为北京奥服务不仅要满足来自各运会成功举办的关键。目前,北京奥组委通过招标的方式已经选定了一家美国餐饮服务商,它曾经为13届奥运会和冬奥会提供过服务,这家公司将在北京奥运村里连续而稳定地为运动员提供24小时饮食服务。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的饮食供应将有以下特点:
奥运村每小时供6千人用餐北京奥运会赛时将接待202个国家和地区的7类群体,预计人数在730万人左右,其中包括18万志愿者。而运动员、官员和技术人员将是奥运餐饮服务的主要群体。奥运村需要每小时提供不少于6000人的用餐服务。
菜谱可以一周不重复。为了让运动员在奥运会期间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在训练比赛后迅速恢复体能,而且不会产生厌食的情况,北京奥运会将在菜品的种类上下功夫。膳食和食品专家已经估算出奥运村的食品供应量:牛奶7.5万升、水果蔬菜330吨、海产品82吨、番茄酱750升、饮料300万份、奶酪21吨和肉类152 0173 3840吨等。菜谱中的菜品多达1000种,可以保证在8天里不会重复出现。由于奥运供应商有权利修改30%的菜谱,因此,*终有多少道菜还不能确定。
七成西餐辅以三成中餐。北京奥运会时,奥运村的居民大多数来自国外,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来自欧美,对西餐的需求就会比较多。针对各国运动员的不同口味,奥运村内的供餐将采取西餐为主、中西餐结合的方式,菜单既要能够满足运动员的热量、营养的要求,还要满足他们的宗教习惯及饮食的口味等,同时希望在菜单上能体现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让他们享受到中国的美食。另外,也少不了一些模糊了中餐与西锓界限的改良食品和一些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印度等很有特点的菜式供应。
准确跟踪,确保食品无污染。为确保食品安全,北京奥组委有关部门将从源头开始堵住每个环节上的漏洞,对养殖、种植、屠宰、仓储、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会采用跟踪制度,根据供应商的养殖、种植记录来保证食品源头是安全的。这种跟踪可以*大限度地监控食物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以减少污染情况的出现。通过检测标准与跟踪系统,让端上餐桌的粮食、蔬菜和肉类安全可靠。
部分药膳不能上餐桌。奥组委对奥运会食品的要求非常严格,**就是得保证食品的安全。特别是运动员,不能让他们食用有可能影响尿检的食品。尽管一些食品我们中国人经常食用,但却可能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运动员误解或是误会,比如一些中药类食品,将不太可能会出现在奥运会的餐桌上。
保鲜采用航空技术。北京奥运会正值炎热季节,保证食品新鲜成了非常重要的课题。食品只有在适宜的低温状态下流通才能避免污染,减少损耗。所以从出厂到装上运输车再到进入奥运村的厨房,每个环节都要紧密相扣,保证每个环节都处在低温状态,因此在运输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国际通用方式——冷炼方式(即冷冻食品),然后在场馆里进行加热。从2006年起,奥组委就已经进行了相应演习;在先期进行的好运北京测试赛中又做了进一步的演练,目前所采用的北京空港食品保鲜技术,食品安全获得保证,但开销比较大。目前专家组还在研究,希望能找到性价比更高的保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