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南方冷水鱼类已在种群层面对高温胁迫作出应答反应。这一研究成果警示,南方冷水鱼类受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更大,需要加强保护。
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鱼类行为与进化学科组采用临界温度法研究了尖头鱥不同地理种群的耐热能力差异。他们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了高温胁迫下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基因表达差异,从而初步解析了尖头鱥不同地理种群对温度适应的分子机制。
据介绍,根据鱼类对水温的不同要求,可以将其分为温水鱼类和冷水鱼类。而尖头鱥是一种典型的冷水性鲤科鱼类,分布范围广,分布区温度跨度大,是研究冷水性物种温度适应机制的良好材料。
图文无关
中科院水生所学科组的研究结果表明,北方种群(辽宁盖州)的*大临界温度大于南方种群(浙江杭州),而*小临界温度却小于南方种群,因此,北方种群比南方种群具有更宽的温度耐受范围,说明北方种群具有更强的温度适应能力。同时,在高温胁迫条件(29℃)下,北方种群比南方种群具有更多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与北方种群具有更强的温度适应能力相符合。而同样条件下,南方种群的部分热应答基因(如热休克蛋白基因等)在对照组(19℃)条件下已经具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推测这是南方种群对其生存环境较高水温的应答反应。
中科院水生所鱼类行为与进化学科组相关负责人说,该研究为鱼类的温度适应机制研究提供了资料,同时为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对鱼类可能产生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据悉,该研究得到了中科院战略性科技先导培育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相关论文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