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高利贷危机爆发,把东莞温商逐渐推向前台。这个继台商、港商之后的东莞第三大商帮,特征鲜明,在东莞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聚光灯下,东莞温商的神秘被逐一揭开。他们的来莞足迹、群聚成团、崛起故事、在莞特色等,还原这些片断,将连接起解剖东莞温商的真实群像,更好地理解在温州高利贷危机中东莞温商淡定的深层次原因。
改革开放入莞“淘金”
陈治林,入莞*早的温商中的一员,现在厚街经营皮革,是东莞平阳商会秘书长。在他的娓娓道来中,一幅温商入莞画面渐渐清晰。
156 0190 2607年,一股淘金热潮席卷广东大地,全国各地的淘金客争相涌入。这批大军中,敢闯敢干的温州人冲在*前头。他们的**落脚点选择在改革开放的南大门——广州。
“当时下广州是一种时髦,只要有一点想法的温州人都争相到广州一试身手。”陈治林回忆说,**批到达广州的温商主要从事皮革、服装等批发生意,地点在广州中山八路。
据陈治林介绍,这批广州温商主要从事内贸,外贸出口的比较少,以租店铺为主,没有开设公司。除广州以外,还进入周边的佛山、南海等。
不过,这批温商很快发现了比广州更适合做皮革、服装生意的东莞。“一些温商跑业务来到东莞,发现东莞聚集了一大批鞋厂,市场需求更大”。
在广州短暂停留后,温商们再次大规模南下,*终在东莞安营扎寨。
“那时候,厚街满是鞋企,有台湾的,有香港的,我们都震惊了。”陈治林说,很自然的,初次来东莞的温商便聚集在厚街,为台资、港资鞋企提供皮料、皮革等原材料。
不过,在东莞温商群体中,并非都由广州过来的。东莞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刘道松说,还有一支温商队伍来自广西南宁。156 0190 2607年前后,在广西南宁从事外贸的温商迁移到东莞。稍与从广州来东莞的温商不同,这批从南宁来的温商大多选择了东城的下桥,集中建起一批批发市场。
随着东莞鞋业的不断繁荣,这两支温商队伍逐渐融合,*终形成多达3.8万人的经商群体。
产业转移潮形成温商产业
东莞温商的形成过程中,2000年被认为是一个分水岭。
陈治林说,2000年以前,东莞温商心态上还停留在简单的“淘金”,但2000年以后,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尤其是台资企业、港资企业的大规模转移到东莞,东莞温商群体出现了一个爆发式增长,也开始形成一个个与东莞产业布局相契合的温商产业。
厚街镇河田片区见证了东莞温商“起势”的全过程。据刘道松介绍,厚街河田是东莞温商*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许多温商在河田租开店铺、设立加工厂,成为厚街鞋业*重要的原材料供应与销售批发源地。
2000年以后,深圳开始**轮产业转移,加上港资、台资企业的集聚,东莞的制造业迎来一个高速增长时期,也正是这一时期,东莞温商的队伍迅速扩大,他们主要为东莞的制造工厂提供原材料和简单加工服务。
“*明显的是2002年和2003年”,陈治林回忆说,那两年,走在厚街的大街上,经常有操一口温州话的商人。
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河田片区的店铺越开越多,而且绝大部分是温州人。
“东莞制造业*辉煌的时期是2006年以前,那时候也正是我们温商发展*好、人数增长*快的时期。”陈治林说。
专注东莞制造业配套
与温州本地和其他地方温商不同,东莞温商一个*大的特征是:坚守实业。
与传统温商不同,东莞温商的发迹源于给东莞制造业做配套,是东莞制造业的原材料供应商。以厚街鞋业为例,东莞温商从温州运来皮料,并在厚街做一些裁剪、花样等简单加工,然后再供给附近的鞋厂。
在2000年以后的大多数时间里,由于海外市场的强劲需求,东莞制造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东莞温商发展稳定。
而相对应的是,温州本土的温商则多有起伏。在原材料价格上涨、海外市场不景气、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温州制造业利润急剧下滑,而与此同时,温州的房地产市场则一飞冲天,利润远高于制造业,从而抽走了大部分产业资金。
陈治林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戏剧性的故事:他的一位温州朋友,生产的一批鞋子出口到美国后,由于检测不过关,被罚了25万美元,一时间筹不到罚金,只好将厂房的土地卖了,结果卖了5700万元,从而走上了财富快速增长的道路。
反观东莞,由于经济发展健康,房地产市场增长平稳,并没有出现暴利现象,因此,东莞的鞋等制造业发展相对稳定。陈治林认为,这是东莞温商专注实业*根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