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被看作是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由于涉及的范畴波及所有企业和广大劳动者,有关它的讨论一直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新法律大大加强了对劳方权益的保护,客观上使得企业招人用人和管人上的成本大幅度增加,很多过去管理不规范的企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我们认为,当局立法完善劳动保障体系的初衷不光是保障劳工利益,扭转当下中国社会日益恶化的劳资关系,其实对于引导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和拉动经济健康增长具有深远重大的意义。企业要想赢得长远赢得持久,应该正确面对暂时的冲击和改革带来的阵痛,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职业化素养,为光明的未来夯实基础,与中国经济一起和谐健康持续地发展。
劳动合同法与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GDP一直维持高速增长,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整个国家正向经济强国大步迈进。但是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全面提高劳动者,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很多工人工作十几年工资都没有变过,这显然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态势*不协调。以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从广东来看,156 0190 2607年以前一段时间在60%-50%之间,1995年至2003年在50%-40%之间波动,2004年以来不足40%,2006年为38.7%,是1978年以来的*低点。这让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过去一直是农民工集中的珠三角地区,从2004年以来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民工荒”现象,还有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制衣制鞋和生产玩具的小型企业面临着找不到工人被迫停产的窘迫局面。这是企业滥用临时工,压低拖欠工人工资,逃避劳动保障责任等行为长期积累的结果。前两年频频发生的矿难和建筑业大规模拖欠民工工资的曝光也揭示了中国社会劳资关系的严峻局面。劳工合同法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酝酿出台的。
有人认为中国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劳资对立是必然的矛盾。但我们怀疑如果一味强调GDP增长,轻视劳动者利益,这种经济增长能否健康持久?在奉行资本主义的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体制的逐步完善对经济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二战结束以后德国百废待兴,工人成立了强有势力的工会,和资本家共同决定工资水平,有效地保障了工人的权益,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性,使德国迅速从一个战败国发展成欧洲的经济强国。这些体制一直延续至今,仍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持续积*的作用。日本也经历了一个法制逐渐完善的过程,保护妇女权益、采用终身雇佣制、实行年工序列工资等至今都在维护劳动者积*性和日本社会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从另一角度来说,对劳动者的付出给予更加公平的回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增加劳动者的购买力,对于刺激内需也是有着十分积*的作用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推行“新政”希望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和再生产,其中一项举动就是颁布《国家劳工关系法》强化工会力量,通过有效的集体谈判来提高工人的收入,拉动内需也刺激生产。这些具有里程碑式的政策为美国成为超级强国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经济的发展真正成为一种良性的循环。
我们还相信,2008年实行的这部新法律能够促进中国在产业结构提升,让中国的经济以一种更加健康的方式成长。中国在制造业生产和出口贸易上一直是以压低劳动力成本换来的价格优势生存。劳动合同法强制规范了企业签订劳务合同,使用临时工和试用期,发放工资和各种经济补偿行为,从而提高了企业用人的成本。这就督促企业逐渐把经营重心从降低劳动力成本、走低价路线转换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层面上,从而提升企业利润空间,促进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另外,由于企业用人成本的被迫提高,对于像制造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只靠非正式雇佣廉价劳动力来经营的弱小企业面临着生死攸关的挑战,不排除很多企业将会无力负担劳动力成本而被淘汰出局。东莞许多制鞋企业已经由于无法偿还职工大规模的赔偿诉求而宣布倒闭。其实,这样的优胜劣汰机制可以有助于市场集中度增加,避免恶性竞争,提供一个健康的空间让规范化经营的企业有机会做强做大。
劳动合同法与企业发展
对企业而言,这部法律不应该被看作是打击资方利益来偏袒劳方权益的产物。我们认为劳动合同法改革对企业加快职业化进程、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转换人才结构都有着非常积*的指导意义。
**,劳动合同法强制规范企业的用人行为,是为中国企业的职业化进程安装加速器。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执法情况表明,由于劳动合同有关规定不具体,规范不够力度,导致的后果就是出现合同合法签订率低,内容不规范,劳资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情况。劳动合同法重新对法律适用范围进行了清晰的界定,要求企业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订立书面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2倍工资;超过一年不签则自动转为无固定期限合同。第十七条还列举了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一些条款,敦促了企业按时建立正式劳动关系,规范了企业的用工手续。新法在企业拖欠工人工资和社会福利方面也增加了相关规定,要求企业建立确保准时发放工资的管理流程。这些清晰的条例让企业用人和解聘都有法可依,减少劳务纠纷,规范经营,进而对提升企业职业化进程产生直接的作用。
另外,我们认为劳动合同法除了规范企业行为,让企业行为更加职业化以外,还能鼓励企业重新审视调整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化人才结构。法律具有很明显的鼓励长期劳动关系的倾向,具体体现在对无固定期限合同签订执行方面的规定。这就要求企业具有更好的人员规划,加强绩效管理体系。因为企业已经不能简单的通过裁员来提高运营效率了,必须运用科学的绩效管理机制和有效的薪酬策略来刺激和调动企业员工的生产效率。我们认为企业应该加强和员工的沟通,系统地建立薪酬、激励、培训和薪资调整体系来适应新规定的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应该认真思考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能力素质模型和相应的岗位说明,这对企业招聘、解雇、评估人员素质和薪酬决策方面都具有指导意义。从人才发展的角度来说,由于法律促进了雇佣关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从而人员流动会大大降低,企业在选人用人的时候会更加谨慎,对已雇佣的员工会主动加强培训方面的投入,这对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都有着积*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企业从持续发展的角度深刻认识劳动合同法的重大意义,以一种积*的态度来面对可能的冲击和阵痛。全面清理企业现行的各种规章制度,依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劳动争议,重新制定人才选用流程,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我们相信企业只有真正读懂了法律背后的深刻意义,积*面对和调整,才能真正让员工乐业敬业,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常青不败,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实现乐业中国。
来源:《上海国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