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皮都情愫
“以商带工,重新振兴张家口皮都。”许多人并不知道,这振聋发馈的呼声来自民间。此人名叫高凤军,他在“我为张家口发展献一策”活动中建言疾呼。
这位建言者与皮毛行业毫无瓜葛,是一位医务工作者,现任张家口**医院党委办主任。
医院与皮都,原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行业,高凤军缘何要钟情于渐渐被时尚元素所隐匿的皮毛行业,发出振兴皮都的呼声呢?
高凤军的皮都情愫可追溯到孩提时代。在他记忆深处,随着时间的磨蚀,孩提时代那些有关皮都的印记却越发清晰。
童年时的高凤军家住玉带桥。“那时候,邻居们许多都是毛毛匠。”他说,从孩提时代时就知道张家口是皮都,而且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曾拿茶叶、布匹、针头线脑、烟锅等,去内蒙古换过皮子、毡子。他的家庭是“皮都”贸易的受益者。
156 0190 2607年代初,高凤军分配到市卫生系统工作。一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使他对皮都的情愫也更加刻骨铭心,至今记忆犹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次高凤军去河北省卫生厅出差。一位省厅领导有事找他,这让年纪轻轻的他受宠若惊,又颇感意外。
“这位领导找到我说,他从张家口买了件皮夹克,款式挺合意,就是不太合身,已经和卖家联系好了,托我捎回去给换一件。”高凤军从这位领导的音容笑貌中看出了端倪,“他从张家口买皮夹克非常自豪,在那个年代能拥有一件张家口的皮货产品是一种荣耀。”这件事对高凤军触动很大,让他难以释怀和引以为荣,从此对“皮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关注。
执着的守望者
说来也巧,仅与高凤军工作单位一墙之隔的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张家口第二皮厂。当年这里生产的皮货产品曾经享誉国内外。
“在北京王府井的一些大商场里都设有张家口皮货专柜。”李国庆原是二皮厂的职工,回忆起鼎盛时期的二皮厂,眉宇间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与高凤军一样,他也是一位钟爱“皮都”的践行者。
李国庆是知青,下乡返城后,在一家企业当司机,后来调到二皮厂工作。这是一家国营企业,他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然而,和许多国企一样,在经历了鼎盛时期的繁荣后,二皮厂也走向了衰败。也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李国庆不忍心皮厂关门倒闭,和几个朋友筹措了部分资金,租赁了皮厂的车间,改弦易辙,成立了张家口聚泰裘皮有限公司。
“目前市区里只剩下我这一家皮货生产企业了。”李国庆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弹指一挥间,十个年头过去了。*初,李国庆租赁皮厂车间,生产皮货产品,雇佣的都是原皮厂的下岗职工,目的是在保留“火种”的同时,也给这些下岗职工谋求一条生路。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职工大多已到退休年龄,而本地“新鲜血液”一时补充不上来,于是他从浙江、湖南、湖北等南方省市招聘了技师,补充到企业生产线上,用这种方式,靠经营,固守着“皮都”一方寸土。
“皮都”的民间争夺
李国庆保护和擦亮“皮都”,并不只是靠吃祖宗饭。“过去的皮货生产和现在是两码事。”李国庆说,过去的皮毛企业的口皮产品大多附加值低的大路货。而现在生产的全都是高档的裘皮大衣,连羊皮的皮货都少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以求生存,他给皮货产品中注入了许多时尚元素。
靠这种扬弃“皮都”的做法,李国庆的公司生产的皮货全部外销。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李国庆才不得已把目光转向了国内,部分产品开始内销。
高凤军的一位女同事说,她们购买的裘皮大衣都是从李国庆的企业定做的,不仅款式随心,而且还能给一定幅度的让利。
就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企业让李国庆经营的风生水起。他保守地说,一年利润在四五百万元上。
李国庆常去保定、辛集、衡水等外省市去考察皮货市场。他每当听到一些地市的生意合作伙伴称当地是皮都之乡时,心里很不时滋味,会以玩笑的方式,毫不让步地反唇相讥:“如果你们是皮都之乡,那我们张家口就是皮都之乡的老祖宗了。”
然而,李国庆也心知肚明,这样举一己之力的争夺,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作为政协委员,在刚刚过去了“两会”上,他建言,希望政府能够关注和扶持一下皮毛生产的民营企业,以保住皮都。
打造怡安街为皮都“地标街”
在高凤军童年记忆里,水母宫是张家口皮都形成和兴旺的历史见证。水母宫庙内塑有峨冠彩披的水母娘娘像,庙下一股泉水喷涌而出。经这泉水浸泡、洗鞣的毛皮,皮板柔软,毛色铮亮,毛皮商因此财源茂盛。
“振兴皮都政府不要投资企业。因为投资一个企业,人员、设备等方面投入相当大。”高凤军认为,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好政策,好的创新思维。张家口处在北京一小时经济圈内,无论在晋东、蒙南,包括周边区县,张家口具有不可替代的商业、经济、文化的地区中心,但现在中心的职能和功效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有些县也在发展皮毛,但商业有传统,真正的‘皮都’应该在张家口市区。”
“政府不去投资,只需给一些优惠政策。怡安街曾是繁华的商业地段,目前面临着拆迁改造。怡安街古色古香,有商业基础,比新建一条街要好的多,把怡安街腾出来,开发成经营皮毛一条街,让商户入住,暂且减免税收。把各地的皮毛商品吸引过来。”高凤军说,振兴皮都不在于有多少生产企业,而在于传承历史传统,发挥区位优势,形成商业中心。
“以商带工”
“作为皮都,张家口历史上就是以皮毛交易发展起来的,而皮毛生产是随后发展起来的。振兴皮都要‘以商带工’。”高凤军解释说,从历史角度和发展角度看,作为皮毛之都,张家口应当是商贸中心。在一些人固有的思想里有误区,一提到“皮都”,就以为有多少个皮厂、皮鞋厂,其实不然。
在高凤军看来,以商业为中心,可以带动相关养殖业、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另外,旅游也业可以带动皮毛加工业发展。以张家口旅游为例,以皮毛为原料,制作做些皮毛吉祥物、皮手套、毛娃娃、小包、装饰品、汽车悬挂饰品等产品,这些商品哪怕是作为纪念品送人都行。
游客来张家口旅游,吃的是“口菜”,带走的是“皮都”的皮毛衣物。
张家口自古以“皮都”著称海内外。随着岁月的变迁,“口皮”渐渐被时尚元素所隐匿,“皮都”随之被尘封成一段历史。这些来自民间的言行能否演变成振兴皮都的集结号角,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