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人本鞋业车间,记者看到一道道缜密的流程工序,工人做着产品加工、检验、装箱。据了解,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目前,仙降镇下社村有6家胶鞋企业,年总产值约4亿元。
做贴牌不如做品牌
下社村的胶鞋制造历史要追溯到十几年前,家庭手工制鞋作坊开始陆续成立,几年后,胶鞋市场逐渐成熟。目前,该村大部分胶鞋企业都以内销为主,少量产品用于贴牌。
“长期以来,我们都坚持做自己的品牌,做国内的市场。”浙江人本鞋业办公室主任范杰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胶鞋企业的产品品质一般,含金量不高,只能代加工。人本鞋业意识到,在自身发展不成熟的阶段,贴牌加工可让他们学到**企业的一些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为日后提升产品品质打下基础。但没有自主品牌、没有自我特色,迟早会成为被淘汰、被兼并的对象。
“把一双鞋子做好不难,难的是把品牌做好。一个没有品牌的企业是没有市场的,一个不能使品牌不断增值的企业也是没有前途的。”范杰深有感触,商品想要立足市场,做大内销,做强外销,关键在品牌创新。品牌效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慢慢凸显出来——如果一个企业年产量在800万双,提升品牌能使每双胶鞋的价格提高5元的话,那么就能增收4000万元的产值。
做效仿不如做创新
今年,由于原材料、用工等成本上升,该村大部分胶鞋企业都在走下坡路。
“每双胶鞋的成本至少涨了15%,但销售价上涨5%,市场就不会接受。”范杰说,前几年企业以每年10%的幅度增长,但今年11月份比起去年同期,产量下降了至少50%,预测今年整年的产量比起去年要下降10%左右。
除了成本上升,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也会造成胶鞋企业利润降低、效益变差。
“一个新版款式胶鞋上市后不到三五天,差不多甚至完全一样款式的胶鞋在整个市场上就会随处可见。”范杰说,效仿现象的存在,加速了市场上胶鞋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导致了市场竞争混乱。他告诉记者,8年前,一个产品出来后,可以做上20万双的订单,现在一个产品只能接到三五万订单,其原因主要是市场上相似产品量太多,胶鞋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据了解,目前仙降镇共有51家鞋企,除了人本、环球等少数企业外,大部分小鞋企不具备创新能力。效仿大企业的产品,风险小,投入少,利润高,短期看,确实有利可图,但这样的小企业,是难以成长的,*终还是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仙降镇经贸服务中心主任贾友松告诉记者,胶鞋企业一定要提高产品创新意识,进行技术改造,加强产品创新,还要淘汰低端产品,提高其附加值,争取市场占领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