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需要用雄厚的检测技术作重要支撑。本月初,成都市鞋类等四个国家质检中心通过能力建设现场验收,标志着成都市相关产业的检验手段和技术能力均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在崇州市工业园,有一栋很普通的大楼,前厅的“国家质检中心”几个大字格外显眼。大楼左侧是成都市鞋类国家质检中心,鞋类性能实验室、恒温恒湿实验室、化学分析中心等在各楼层错落分布,机器的转动声不绝于耳,不时见到身着白色工作服的检测人员操作机器记录数据。在王睿博士的带领下,记者近距离接触了一双鞋的检测全程。
“这是成鞋耐折试验机,要反复折叠4万次测试成鞋的耐折性;这是鞋跟连续冲击实验机,通过连续锤打测试鞋跟胶合度;这个皮革动态防水试验机专门用来试验户外运动鞋的防水性能……”一双鞋要通过检测至少需要闯过16道“关卡”。
成都市质检院崇州分院副院长黄斌介绍,运动鞋、皮鞋、特种防护鞋等不同种类的鞋有不同的检测指标,耐折耐磨、剥离强度、钢勾心、鞋跟结合强度是*关键的四大指标。通过性能测试后,还要放在一个箱子里模拟集装箱运输环境,通过运输检测后才能*终过关。“如果是皮鞋类,还要精确计算皮革中的甲醛等有害物质释放量,一般来说,完成整个检测流程需3个工作日。”黄斌表示。
鞋类国家质检中心自2010年1月正式运行后,已先后为鞋类企业检验3000余批次,保证了这些企业的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