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过半,得益于稳步复苏的全球经济和稳中向好的国内经济,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2位数快速增长。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9.6%,出口值增长15%,进口值增长25.7%,进口表现明显好于出口。尽管从整体上看,中国外贸进出口成绩骄人,但从进出口产品和贸易伙伴结构看,较“优进优出”目标仍有差距。
从出口产品结构看,部分高技术和附加值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提升,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回落,“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量大幅减少,但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增速明显放缓。
今年上半年,机电产品仍是中国出口主要品种,出口值同比增长14.6%,占上半年中国出口总值的比重达57.2%,而据笔者测算入世之初(入世前5年)这一比重仅为53.8%。同时,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值同比增长12.9%,占出口总值比重为20.5%,而入世之初这一比重接近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一。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的提升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的下降,表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在国内制造业升级的助推下同步实现了优化。
值得关注的是,水泥、焦炭、氧化铝、生铁、钢坯等“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量大幅减少,凸显了国家对环境优化和资源节约的重视。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在出口总值实现2位数增长的同时仅为个位数增长。此类产品其出口事关就业、民生以及社会稳定,因此仍需保持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从进口产品结构看,高新技术产品自给能力提高,消费品进口活跃,但资源型产品进口价格持续高企。一直以来,高新技术产品都是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的重要补充,随着中国制造自身的发展进步,此类产品的自给能力也逐步提高,对进口产品形成替代。
今年上半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值增长15.1%,占进口总值比重由入世之初的32%略降至当前的29.5%。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百姓消费水平的提高,汽车、化妆品、医药品、食品、服装鞋包等日常消费品进口也日趋活跃。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进口的消费品规模每年都高达万亿元人民币,而入世之初中国消费品一年的进口规模还不足千亿元。据测算,今年上半年,中国消费品进口值仍将达到5000亿元高位,并保持超过20%的迅猛增长势头。然而,在中国进口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资源型产品,进口量随着国内的旺盛需求持续扩大,但进口价格持续高企且依然受制于外部市场。
尽管中国吸收了部分资源产品在全球一半甚至更多的产出,但其价格定价权一直把握占卖方市场或个别发达国家手中,使得中国在此类产品的国际交易中处于被动。今年上半年,中国原油、铁矿石、煤、粮食等产品进口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维持在10%上下;同时,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如原油上涨47.9%、铁矿石上涨55%、煤上涨86.3%、粮食上涨16.3%,抬高了进口成本。
从贸易伙伴结构看,与新兴市场贸易更加紧密、比重提升,但与发达市场贸易出现分化。
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和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双边贸易进出口增势强劲,均高于同期中国外贸进出口总体19.6%的增速。而对欧美日等发达市场的贸易则出现分化,对美贸易在特朗普总统任职后得到推动,上半年中美双边贸易增长21.3%,表现好于总体;但对欧盟和日本的双边贸易表现不尽如人意,上半年增速均为17.4%。
从今年上半年的进出口数据能够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恢复稳步增长的同时,已在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只是这一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实现这一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在稳定出口市场的同时主动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要改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条件,切实解决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高、检验检疫和通关流程繁琐、企业投诉无门等突出问题。可以说,这是给中国外贸企业的又一颗“定心丸”,而外贸企业更要抓住这一机遇,积*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创新,让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成为中国外贸乃至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早日实现“优进优出”的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