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大的皮革产品制造和销售基地之一,海宁已经成为中国皮革产业名副其实的“风向标”。据介绍,2005年,海宁全市皮革业总产值达156 0190 2607亿元,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皮衣及皮革制品年出口额达58亿元,列全国**。
海宁皮革的影响力甚广,辐射全国,销售面几乎覆盖了全国大中城市,并已扩张到了世界范围,产品远销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
今年以来,又规划建设了占地600亩的海宁品牌皮革服装区,为海宁皮革服装企业在此飞跃搭建更高的发展平台,现一期工程已正式启动。在品牌战略的带动下,目前,海宁已经成为全国皮革行业知名品牌*集中的县(市),以“蒙努”、“雪豹”真皮王为龙头,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皮革服装知名品牌。同时,海宁皮革企业技术改革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企业的制革设备、成衣设备和整体装备在全国处于**水平。
全市有24家企业成立了技术研究中心,具有相当的科技开发、设计制造和工艺创新能力。卡森、上元等企业引进先进设备,采用先进技术,生产的猪绒服装革、仿棉羊皮、超薄型丝绸山羊革、优质绵羊皮、沙发革等产品的质量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产业规模诞生商业文明
嘉兴市工商局局长林毅,在峰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说:“峰会是引导嘉兴民企提升发展的新平台。其意义不仅止于一次论坛、一次发布、一次评选,而是经贸的契机、理念的洗礼、商业文明的展示和构建。”
浙江省工商局郑宇民局长这样诠释“商业文明”:它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优越的商业交易环境、诚信的经营主体、丰富的商业文化积累、科学的商业交易监管方法、公平的商业道德评判杠杆、有效便捷的维权体系等等。按照郑局长提出的标准,海宁皮革产业在商业文明之路上,已经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海宁在皮革“品牌与品质”上的理念和做法,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此次举办的首届中国皮革产业海宁峰会,成功搭建起了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专家学者、企业与社会公众、企业与企业相互交流、沟通、协作、共谋发展的平台,弘扬品牌意识,打造产品品质,树立商业文明。
商业文明助力品牌提升
当天下午,峰会举行了“品牌提升与商业文明”主体论坛。通过论坛这个互动的平台,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进行了一次思想和观念上的沟通和碰撞。
与会专家和学者就品牌提升的定位和措置、品牌提升的运作关键、商业文明如何推动品牌提升以及品牌提升的经典案例等专题做了精彩的介绍。在随后的现场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和现场企业家们就“如何告别贴牌生产”、“如何创建行业**”等备受关注的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专家们对企业家们的疑问,一一作了解答。
海宁中国皮革市场,用12年的实践,发展成为中国皮衣业的晴雨表。如今,面对从区域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靠拢、与国际接轨的“二次创业”关键时刻,承担起了打造浙北市场商业文明典范的责任。
海宁皮革城落脚于市场内商标品牌的建设,专门划分了商标品牌精品区,制定了清晰的品牌引进与牌建设规划,目前入驻市场皮革品牌企业达540余家。其中包括蒙努、雪豹、应大、庄子等7家中国真皮衣王和中国皮革**品牌企业,努力将市场打造成为国际皮革展示中心、信息发布中心、长三角特色旅游购物中心和中国皮革交易中心。
来源: 中国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