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西、葡三国首次组织国家展团参加鞋博会
正当中国鞋业厂商为获得“走向世界”的公正待遇频繁举证的时候,欧洲*重要的三大产鞋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也正蓄势待发“走进中国”。
记者日前从2006中国国际鞋业博览会广州发布会上获悉,三国鞋业协会一改以往企业零散参展的形式,将首次以国家展团形式参加本届鞋博会,力图通过展会与中国鞋企进行生产、品牌及渠道等方面的合作,打入中国市场。
据悉,本届展会将于10月9日-11日在北京举行。
欧鞋企与协会唱“反调”
尽管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鞋业协会是欧盟中国鞋反倾销的积*倡导者,但巨大的市场潜力使三国鞋企无一例外地将中国列为重要合作伙伴。其中,欧洲第三大制鞋国葡萄牙更是将中国列为其发动宣传及出口攻势的**目标国。本届鞋博会上,来自意、西、葡三国的展位达到2000多平方米,几近全部展位面积的一半。葡萄牙鞋业人士认为,欧洲鞋企的目标消费者锁定在中国5%的人口,约6500万人,这部分人消费能力增长快,对产品要求高,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参与鞋企联盟赴欧抗辩的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鞋类分会秘书长王颖表示,欧盟内部各协会之间在反倾销问题上态度的不一致,也为中欧鞋业合作提供了可能。据介绍,除意大利鞋协态度始终强硬外,其他产鞋国均有所松动。而在去年欧盟鞋反倾销初启之时,中国轻工商会还与西班牙签署了《中国西班牙鞋业合作意向书》,目前双方已在贸易、展览、论坛、技术交流等多方面展开了合作。
事实上,欧洲鞋企觊觎中国市场已久。据介绍,156 0190 2607年部分意大利鞋企就曾试图以广东为门切入中国,但由于售价太高少人问津,很快便铩羽而归。广东鞋业厂商会名誉会长陈家文表示,欧洲鞋企进军中国市场,与中国企业合作是**途径。
但合作不再是下单式的“三来一补”,它将令中欧鞋企建立互补的产品关系。鞋博会组委会秘书长王小珂介绍说,“欧洲鞋企长于设计、品牌及渠道推广,中国鞋企则在制作加工方面更胜一筹。”
提升品牌与“狼”共舞
欧洲鞋企的跃跃欲试并没有引发“狼来了”之声。王小珂表示,外来鞋的冲击不可避免,但中国是世界上*大的鞋类生产国,自身已有相当实力,完全能够承受这种冲击。更重要的是,中国鞋企亟须解决的不是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而是提高技术和品牌的含金量,中欧鞋企的合作学习无疑是一个*佳途径。
王颖表示,中国鞋一直以低价示人,这种策略虽然打开了市场,却也招致了接连不断的反倾销诉讼,而能够在市场优胜劣汰中存活下来的,又必然是品牌过硬的产品,“品牌正是中国鞋企*为欠缺的”。
据了解,本届鞋博会也将以树立中国鞋的中高端品牌作为首要目标。展会期间,中方将联合欧洲三国零售商协会开展“中国品牌鞋在欧洲”活动。活动将初步选定10-15家规模较大中方鞋企,与欧方采购商签订采购合同,同时还将联合设计师,达成设计、生产、销售的三方合作,以帮助中国鞋企在海外推广品牌。
来源:环球国际鞋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