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唐鞋逾66载 销量低迷后继无人传统濒危
若说人生如梦,那么属于梁广泽的就是一个唐鞋的盛衰梦。9岁起跟工学造鞋,转眼大半个世纪,如今75岁的白发老人仍寄居广州西关斗室,一针一线、一锥一锤,传承手工唐鞋的梦想未改。
看过抗战胜利后**200多双的热销,历经改革开放后“洋款”皮鞋与运动鞋的冲击,感叹如今数月出货一双的凄凉景象,老人担心后继无人。老人希望能够让这一西关***延续下去。
抗战胜利后
**卖出280双
156 0190 2607年,梁伯的大哥梁志广的“足安斋”唐鞋店在广州西关宝华路49号开业。9岁那年,梁伯入行,跟着大哥从学工起步。年幼的他没有想过,这条路一走就是一辈子。
在上个世纪40年代,“足安斋”的唐鞋以做工精细、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而享誉中外。许多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侨回来指定要买、要穿“足安斋”的唐鞋。
“我记得*好生意就是156 0190 2607年后,那时候抗日战争胜利,唐鞋唐装热销,*多**卖出了280多双鞋。”现在回忆起来,梁伯依然是一脸自豪。
改革开放后,随着皮鞋和新式运动鞋的流行,昔日的广州西关***——唐鞋生意日渐冷清。大哥在上世纪80年代去世后,梁伯独力挑起“足安斋”,后因拆迁官司失败,他和他的唐鞋都失去了安身之所。
“足安斋”不复存在,如今,偌大的广州城已难寻觅唐鞋足迹。现在,梁伯寄居中山八路周门街的亲戚家中,破旧的房间里,摆放着木楦、鞋垫、轮胎底、鞋面布料等。没有招牌,没有店铺,他却仍在坚持,一针一线,一锥一锤,甘之若饴。
针线锥锤全程手工打造
做唐鞋从鞋底的打磨到鞋面的缝制,全程都是手工制作。**将轮胎依照鞋垫进行剪裁,磨平鞋底,然后由里到外用三层不同材质的布料制成鞋面。*里面一层是棉布,中间一层牛仔布撑起鞋形,外面用上羊毛材质的布料,*后用牛皮将三层布包边。
因应南方天气潮湿多雨,鞋底要用耐脏的黑色橡胶,跟北方常见的白底唐鞋有异,且每一双唐鞋都要在鞋底用铲锥铲出防滑波纹。做一双需要五六个小时,梁伯说,这样一针一线、一锥一锤做出来的唐鞋才会柔软、舒适、耐穿。
梁伯表示,做唐鞋的任何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初学做鞋时,大哥对他要求非常严格,开始的两年只让他在旁边跟帮,不让他做鞋。打好基本功后,才让他自己动手做鞋。梁伯现年75岁,但仍然坚持每天做鞋,“做鞋就和写字一样,如果长久不做,手艺就慢慢荒废了,这是我不愿意见到的,所以我只要活**,就要做**。”
华师学生
欲借网络拯救传统
梁伯认为,唐鞋并不仅仅是一双鞋,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手工精神。谈及唐鞋的出路,他语带兴奋地告诉记者,去年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联系他,将“足安斋”品牌的唐鞋放到网上去卖。年轻一辈的关心让已坚守66年的他感动不已。
那是华师的“赛扶团队”(通过公益性商业项目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NGO组织)在去年实施的一个项目。项目经理是华师经管学院的大四学生彭荻舜,他表示,“赛扶团队”是通过联系淘宝销售代理的方式帮助梁伯卖鞋,他们一共从梁伯那里拿了10双左右的唐鞋,当时是200元一双,买鞋的主要是中老年人。
“我们希望能够一直关注唐鞋、帮助梁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认识唐鞋,了解这一历史。”这一次利用现代营销唤回唐鞋青春的操作,在商业上却以失败收场——几个月才卖出一双鞋。无法唤起年轻人对本土传统的更大关注,“赛扶”的队员们虽感失落,但仍不排除以其他新的销售方法继续推广。
希望西关***延续下去
记者采访当日,恰逢从省农科院退休的孙阿姨慕名来找梁伯,想要订造一双唐鞋。退休多时的孙阿姨需要一双能走山路的防滑布鞋。闻此需求,梁伯直言做不了。“你不能为了多卖一双鞋就骗人,这个鞋对爬山防滑是不够用的。”他坦言,比起机械生产的运动鞋,手工唐鞋的“性价比”低得多。这一“手工艺品”的衰落,难以讳言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谈到现在的情况,梁伯停顿许久,拿着一双将要交货的唐鞋,有点情绪低落地说:“这双鞋就是一个老干部订的,过几天来取鞋。现在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记得唐鞋,还记得我。”梁伯告诉记者,荔湾博物馆摆放着他和唐鞋的相片,但他不愿看到唐鞋成为历史,因为成为历史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失去了它”。“我*大的心愿就是能够重开‘足安斋’,能够有学徒继承我的手艺,能够让这一西关***延续下去。这是一种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丢不得!”这番话梁伯重复了好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