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凌晨2时20分,从浙江温州开往武昌的临时客车停靠阳新站,旅客鱼贯而出。为回家过年而激动的匆匆人流,划破夜的深寒和寂静。
等候在火车站出站口的柯亨荣,带着4个同事迎着人潮敞开嗓门:“欢迎回家,一路辛苦了!”一边将准备好的阳新宝加鞋业招工宣传资料,见人塞上一份。
他们是阳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值班小组,副局长柯亨荣是带班组长。他追着一名旅客问:“您是哪里人?”“三溪镇双鱼村的。”“在温州做什么工作?”“在鞋厂做事,月薪2300元。”“想不想回阳新到宝加上班?”“可以考虑。离家近,照顾方便些。”
柯亨荣和同事重点盯守从泉州、广州等地开过来的列车。他们随机调查发现,在外打工月薪超过2500元的农民工,绝大部分不愿回来,有的年轻人即使工资在2000元左右,也愿在外闯荡。
二
从1月23日开始,阳新县人社局所有党委成员轮班带队到火车站通宵值班,向返乡农民工推介家门口的阳新宝加鞋业,希望他们留在家乡。
世界500强企业台湾宝成鞋业2008年落户阳新,起名“宝加”,一期工程去年初投产,已有员工7560余人。今年,二期20条生产线将分两次启动,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要招156 0190 2607人。
2.8万人,对于人口过百万、外出务工人员多达25万的阳新,看似微不足道。可前阶段的招工情况并不理想。
宝加一期工程投产前,县里多次研究招工措施。县长孔凡新任招工组长,将招工指标分解到各地包点督办,但只有离工厂较近的兴国、白沙两个乡镇和城北工业园完成了任务。
截至去年底,该县当年累计输送17420余人进厂,目前留厂7560人,基本满足了厂方的用工需求。可暴露的问题不容忽视:流动性过大,有的上午进厂,下午辞工,成了匆匆过客;大龄工人较多,青工相对较少;进厂的熟练工少,没有专业技能的居多。
三
阳新有近10万人在沿海鞋厂干活,“阳新鞋匠”2009年入选我省第二批十大劳务品牌。号称“制鞋王国”的台湾宝成鞋业,相中拥有这个劳务品牌的打工大县,计划投资10亿元打造占地800亩、年产运动鞋、休闲鞋3000万双的内陆基地。
这个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45亿元,外贸出口25亿元,上缴税收1亿元,安置4万人就业。这对于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贫困县阳新,不仅可提升其形象,发展县域经济,更重要的是,如能吸引4万外出务工者返乡,数万“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和儿童不再孤独,一系列社会问题可得以化解。
具有战略意义的“制鞋王国”招引工程,将工作岗位送到农民工“家门口”,为什么缺乏当初设想中的魅力?
县人社局副局长马先荣认为,**是工资待遇缺乏吸引力。宝加新进普通工人的月薪在1300元左右,与沿海地区工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次,在建设过程中,宝加配套的住宿、生活条件及社会保障来不及完善,导致员工流动性较大。
为了留住人,宝加鞋业做了不少努力。工厂每年调薪2次,去年4月就有229人升职调薪。宝加从普通工人到中层车间主任,中间有班长、组长、正副课长等数个档次,班长月薪约2000元,组长2500元,课长3000元左右,车间主任更高,还有可观的年终奖。该公司正在考虑采取计件薪酬制,鼓励员工多干多得。
后勤部主任朱卫兵介绍,为方便员工上下班,每天有140台公交车分不同线路接送附近员工;员工宿舍已建好3栋,计划再建5栋;员工培训中心和活动中心也在规划建设中。
四
宝成鞋业被内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所打动,将生产基地转移到阳新。可阳新宝加严峻的招工压力充分揭示,随着信息和交通的日益发达及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内地劳动力低廉的成本优势不仅是有限的,而且是暂时的。
本应由企业主导的劳动力市场,在外来企业落户之初遇到困难时,当地政府伸出有形之手包揽力挺,这是行之有效的权宜之计,但也必须有回归服务本体、管长远的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