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2015(第四届)中国化工产学研高峰论坛在山东省博兴县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产学研紧密结合、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当前行业摆脱低迷局面的良方,尤其应成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壮大的途径。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指出,当前行业延续低迷态势,不能再沿用旧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创新与差异化发展是今后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会长刘言表示,行业要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发展模式,努力使潜在生产力迅速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与会代表认为,产学研结合是中小化企摆脱困境,做大、做强、做专的有效途径。淄博三田化工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增才表示,淄博三田原本只是一个只能生产简单机械密封的小厂,如今发展成可以制造化工、制药、发酵产业大型设备的装备公司,主要借助了产学研结合产生的技术推动力。多年前,华东化工大学教授吴民权以船舶推进桨为基型,设计出水翼型轴流式搅拌桨,研制出化工企业适用的搪瓷轴流式搅拌桨。但这个设想当时少有人问津,学校也无力产业化。三田公司发现了这坛“巷子里的美酒”,经过两年试验,投入1500万元制造出我国**支工业化水翼型轴流搪瓷搅拌桨,推向市场后一炮而红,企业借此脱胎换骨。
山东北方淄特特种油股份公司董事长杨乃堂认为,中小企业不一定要“做大”,也可以“做专”。“不怕百招会,就怕一招精。”通过产学研结合,努力做出一两个拳头产品,就足以在业内长久立足。
浙江奇彩环境科技公司总经理助理何婷婷告诉记者,奇彩也尝到了产学研合作的甜头。该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研发的“四维一体”废水处理技术,应用在腾格里沙漠的两家企业中。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后,周边企业遭到整顿关停,但这两家企业却因为出色的环保工作毫发无损。
山东金河实业集团常务副总裁丁春仁表示,当前我国化工行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1.2%,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日本接近30%。原因主要在于缺少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和良好的沟通平台。许多研究成果集中在科研院所、高校、央企,成果转化受到了限制。此外,合作方式、收益分配也存在弊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受到诸多制约。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田恒水建议,为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企业可以与高校建立联合研究所。山东多友科技股份公司总工程师于心玉则建议,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小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时,一要瞄准市场需求,二要力求技术应用的成熟性,在工艺、原料、成本、环保安全方面尽量减少瑕疵,降低成果产业化的风险和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