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染料和纺织印染助剂是纺织品制造过程中使用较多的化学品,服装染毒主要源于纺织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大量使用化学品。有害物质集中出现在染色和后整理等工序中。卷入“含毒风波”的服装被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并将其残留在产品中。有毒物质包括塑化剂、芳香胺及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衣服加工过程从纤维加工开始,每个环节都要加很多纺织化学助剂,1公斤重的衣服,可能要用七八公斤助剂,且用量较大。 消费者应警惕残留物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如果穿上新衣服后,出现饮食不佳、情绪不安、皮肤瘙痒等症状,要尽快到医院诊治。不要购买有煤油的气味、苯类的气味、发霉的味道、鱼腥味等异味的服装,因为有异味的纺织品大多甲醛含量超标。一般来说,买衣服时,尽量不买免烫衣服,较好选没有衬里的,因为粘衬需要用胶水。购买的时候要更加小心外贸服装,不要买回因为环保原因而被退货的产品。浅色服装生产过程中被污染的机会较少,因此比深色的更环保。贴身衣物须避免黑色、红色等色牢度容易不符规定的产品,如有掉色现象则不能贴身穿着。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挥发性物质可能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造成危害,但需要一定的剂量才会影响健康。有毒不等于会让人中毒,消费者也不必过分担心,新买的服装应该先清洗再穿。
服装中铅、铬、铜等金属超标是常事,天然纤维也可能存在种植过程中的农药残留。与服装有关的主要有害物质包括:染料、防霉防蛀剂、甲醛、氯化苯、干洗剂和杀菌剂等,有的服装可检测出二三十种有毒有害物质。甲醛和氯化苯这两种有毒物质多用在油漆、涂料中,现在常常被用在衣服原料处置上,使颜色艳丽和防皱等作用。
在纺织业印染、清洗的工序中广泛应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该物质具有生物蓄积性以及持久性,是全世界公认的环境激素。一旦被排入环境中,可以进入食物链,并且通过食物链逐级放大,影响生物体正常的生殖和发育,而且它会在环境中存在很长时间。公开资料显示,残留在服装染料中的重金属离子,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积聚在脑、骨骼、肝脏、肾等部位,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偶氮类染料的中间产物苯系可引发白血病,它在人体内所产生的致癌芳香胺化合物可引发输尿管癌、膀胱癌、肾盂癌等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