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方天气近日越来越冷,不少市民使出浑身解数来取暖,但取暖过程中由于一时疏忽或大意,造成身体被烫伤的事件时有发生。*近一周,这种事情就频繁发生。
不过呢,这些保暖好物,好用是好用,但却有危险。
比如热水袋,用的时候觉得温暖舒服;可第二天醒来,发现脚莫名其妙起泡了——原来,是被热水袋烫伤的。
很多网友都表示不信,说暖手蛋、暖宝宝和热水袋,摸着都是舒服的温度,并不烫啊?
为什么皮肤会被烫伤呢?
这个现象,在医学上叫做低温烫伤。
其实,每一年都有很多人因为这些取暖好物而被烫伤。
低温嘛,顾名思义,这种烫伤是由于低热物体引起的烫伤。
因为温度不高,所以一开始不觉得烫。
低温烫伤一般都是低热取暖物长时间与皮肤接触。而且,在这段时间内,人往往感觉不到烫或不适,接触部位组织受压,血流受阻,导致受伤。
因此,低热、时间长、后知后觉,是低温烫伤的主要标志。
满足这几个特点的高发人群,主要就是婴幼儿、老人、瘫痪或身体感觉迟缓以及醉酒的人。这些人群的末梢神经循环更弱,反应更慢。
另外,睡眠中的人,也比较容易被低温烫伤。这也是为什么大学宿舍里,每年都有学生被热水袋、暖宝宝等烫伤的意外事故。
低温烫伤与高温烫伤还不一样,其创面的痛感并不强,而且面积往往相对来说比较小。所以仅仅从表面来看无法判断烫伤的严重程度,但实际上烫伤可能已经伤到肌肉或骨膜。
低温烫伤指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热源,造成皮肤损伤。热水袋造成烫伤的温度为40℃~65℃,人在这样的温度下往往感到很舒服,时间长了,热能从表层悄悄向深部组织传导造成伤害。感到痛时已经太晚,真皮深层、皮下深部组织已发生损伤。研究证明,对人体皮肤造成烫伤的*低温度是44℃。长时间用取暖设备后发现皮肤发红、肿胀、脱皮或水泡,就意味着发生了低温烫伤。用热水袋*好用厚毛巾隔一层,暖宝宝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
这种假象使得有的人被烫伤之后并不重视,结果造成创面坏死、溃烂,伤口很久都无法愈合,甚至留下很难看的疤痕。
上述部分人群因为其特殊性本就已经多发烫伤事故,而如今随着各种取暖黑科技的出现和普及,市面上也涌入很多不合格的产品。这更是增加了低温烫伤的发生频率和伤害程度。
每逢冬天来临,在医生眼中,低温烫伤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都!
那么,平时生活中应该怎么避免发生低温烫伤的意外呢?
**,使用暖宝宝等取暖神器时,有三不要原则——时间不要过长,不要直接接触皮肤,接触部位不要只固定一处。
使用暖宝宝时,隔着衣服使用,这样能减少皮肤受到的刺激,热水袋可以先用毛巾等包裹一下;建议隔段时间就挪动一下,换一下位置,不要只固定在某处。
其次,注意挑选质量合格的产品。千万不能只注重价格便宜不看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