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在贮存、运输、穿着等过程中产生黄变会直接导致经济损失。因此,近年来面料生产商和采购商开始越来越重视这个指标。
一般来说,纺织品中常见的黄变主要有光黄变和酚黄变两种。前者是指由太阳光或紫外光照射而引起的纺织品表面颜色泛黄;后者是指由氧化氮或酚类化合物的作用,而造成纺织材料变黄的现象。
相比于耐汗渍、耐水、耐摩擦等常规色牢度检测项目,对于黄变的考核起步较晚,目前考核光黄变的国家标准为GB/T30669-201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光黄变色牢度》,考核酚黄变的国家标准为GB/T29778-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潜在酚黄变的评估》。
![](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20177531-a6d104eb0e212072.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白色织物贮存中有时会黄变,泛黃部位经酸处理后黃色消失回复原来的白色,若再滴上碱液又回复黄色。究其原因,主要是酚黃变。
引起酚黃的主要原因:包装材料中普遍使用的抗氧化剂BHT(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DTNP(2,6-二叔丁基对硝基苯酚),DTNP在酸性状态下无色,室温条件下*易升华而转移,当遇到碱性物时,则立即黃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