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印发通知,强调非诊断治疗需要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不得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儿童体检项目。
早在2013年,原国家卫计委就曾明确,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针对6个月以下的婴儿。
,意味着针对儿童的微量元素检测将更加严格和规范。
国际上对于微量元素检测暂无统一、准确的标准。不同的医院可能有不同的数据,因为不同的检测仪、不同的试剂,其参考值都不同,所以可能造成结果也不同。另外,微量元素检测出来的结果只是一个参考值,同时影响微量元素测定结果的因素也很多。缺少微量元素固然要补,但要用数据报告+临床症状相结合,不能简单迷信检测结果,就盲目地给孩子进补,关键是要看孩子的身体状况是否有所改善。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少,通常指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通常采用末梢血或者头发进行检测。无论是取末梢血还是头发,检测结果都不能准确反映微量元素在体内的真实状态。血检易污染,造成交叉感染,采样不方便,反映短时间内身体微量元素状况,受饮食、疾病方面的影响较大,只作为临床指导。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因积累原因比血含量高,而且较为稳定,分析较容易。但只是反映过去几个星期至几个月微量元素,不能够反映机体当时微量元素含量的状态。
*常见的是针对儿童钙含量的检查,甚至有些家长就普遍相信一些体检机构科普的“儿童普遍缺钙、缺锌”,孩子入睡难,易出汗是缺钙的表现;不爱吃饭、挑食就是缺锌。事实上,钙元素不是微量元素,属于常量元素范畴,钙主要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中,占总量的99%,血液中的钙不足1%,因此,测定末梢血中钙含量不准。
临床上针对儿童进行的微量元素检测,一般只是作为参考,需要结合实际临床症状才会采纳微量元素检测的结果。如:血常规检测发现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的下限,则考虑贫血。但引起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并非都是缺铁性贫血。需结合儿童平日饮食习惯后,初判可能为缺铁性贫血后,考虑通过微量元素的检测来作为参考,并结合其他化验室的检测才能*终判断。所以,通常来说,遵循生长曲线正常生长发育,且没有异常表现的儿童,不需要检测微量元素。
为进一步加强监督执法,《通知》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诊疗规范、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行业标准等要求,严格规范儿童微量元素检测工作,非诊断治疗需要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
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