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监测:危化品泄漏的危害
泄漏事故入海的危化品会对海洋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和生态破坏。上世纪 70年代联合国的“海洋污染科学专家组”就提出危化品入海后主要危害包括以下4类:
- 生物蓄积污染;
- 生物资源破坏;
- 危害人类健康;
- 损害休憩环境。
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监测:注意事项
泄漏危化品的种类多样性质各异。除了单类危化品泄漏情况外,还存在一次事故中泄漏多种危化品的情况。由于不同的危化品具有不同的环境行为,因此其所需的环境监测方法也不同。例如对于溶解度较大的硝酸铵需要对污染海域的不同深度的水体进行监测;对于蒸气压较大的甲基叔丁基醚,不仅要监测水质,事故船只周围的大气也需要进行监测;对于具有酸性的硫酸,需要同时监测硫酸浓度和水体酸碱度。
综上危化品泄漏事故的应急监测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危化品的不同性质选择合适的监测要素和监测方法,这也增加了应急监测的难度。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开展现场调查工作,确定具体危险化学品泄漏源和泄漏物质,进行必要的泄漏危险化学品和可能衍生物质的种类鉴别,了解事发海域的环境状况、地理位置、潮流、风速和风向等,查明危险化学品迁移扩散过程,同时做好开展各项指标的监测准备。
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监测:确定特征污染物
对已知化学物质的污染事故,应根据涉及的化合物及其可能反应衍生的产物确定特征污染物。对未知化学物质泄漏的污染事故,按以下方式确定特征污染物:
a) 根据污染事故现场的一些特征,如气味、挥发性、遇水的反应特性、颜色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初步确定主要污染物和监测项目;
b) 如发生人员中毒时,根据人员中毒反应的特殊症状,初步确定主要污染物;
c) 通过现场采样快速检测方法分析,初步确定主要污染物,包括采集有代表性的污染源样品,利用试纸、快速检测方法或仪器等现场快速分析手段;
d) 在 a、b、c 的基础上,通过采集有代表性的污染源样品,送实验室定性分析后,确定主要污染物。
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监测:监测项目和因子
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监测包括水文气象、生物要素、水化学要素和沉积物要素监测,
监测项目或监测因子包括:
a) 水文气象要素:水深、海流流速、流向、风速、风向、水温、透明度、水色和潮汐;
b) 生物学要素:为选测项目,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微生物、游泳生物、珍稀濒危生物和国家保护动物等;
c) 水化学要素:pH、盐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泄漏危险化学物质及可能衍生的物质,同时考虑该污染物在环境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及衍生成的其它有毒有害物质;
d) 沉积物要素:油类、有机碳、氧化还原电位、硫化物、泄漏危险化学物质,同时
考虑该污染物在环境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及衍生成的其它有毒有害物质。
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监测:监测频次
事故发生时,监测频次为每天 1 次,必要时且气象和海况条件允许时可适当加为每天2 次;摸清污染物变化规律后,在考虑危险化学品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衰减周期情况下,可减少采样频次为 2 天 1 次,直至事件应急状态结束。
更多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监测相关问题,可咨询百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