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在 北京举办“乡村建设的国别政策与国别行动”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国际论坛。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者需要了解其他国家的成熟思想,政策制定者需要学习其他国家的有效做法,实践行动者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举行此次乡村振兴国际论坛,其目的就是为了汲取国外优秀经验,学习他国振兴乡村的路径、战略及方法的同时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教授扬·杜威·范德普勒格(JanDouwevanderPloeg在致辞中谈到,世界各国关于乡村振兴的经验非常之多,要想加强农业、农村与农民的活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就必须从各国国情出发进行考虑。
本次论坛由三场主题讨论组成,分别为“乡村振兴:制度设计与社会机制”“乡村振兴:理论脉络与政策基础”“乡村振兴的基层实践与行动创新”。来自荷兰、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巴西、日本和韩国7个国家,以及农业农村部、中国人民大学、浙江丽水学院等国内机构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基层代表代表,围绕三大主题展开了精彩对话。
小农是乡村振兴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与会者一致认为,在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措施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小农户在经营、维护粮食安全过程中的地位,必须把小农户融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
巴西前农村发展部部长古伊列梅·卡塞尔(GuilhermeCassel在发言中说,虽然农村发展在当下取得一定成果,但小农面临的瓶颈和障碍亟需解决。因此,巴西政府从2003年开始就在推行针对小农的公共政策。他强调,小农经济和农业家庭需要得到鼓励和发展,以得到社会支援项目服务的同时,能够更加快速地响应国家政策。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前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发表了关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论述,他谈到,搞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是党的重大任务,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小农户经营主体地位长期不变,另一方面这也是打好扶贫攻坚战的重要基础,更是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需要。要想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可以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主体、产业集群、农村特色小镇、农业强镇乃至现代流通体系来带动、**小农户进入大市场,实现发展经营。
此外,与会者还就乡村振兴的基础理论、发展政策、创新、生态化知识重构进行讨论,倡导为乡村振兴提供多视角的理论与政策支持。同时,与会者强调,推进乡村振兴,关键要落实到行动和实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