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了一个普通 猕猴桃,温州一名10岁的儿童经历煎熬:突发呼吸困难、皮疹、休克、多脏器功能损害……原来,这是猕猴桃 过敏在“作祟”。听过食用 牛奶、 坚果等会过敏,吃猕猴桃也会过敏?这是怎么一回事?
吃个猕猴桃险些丧命
9月13日晚上6点多,10岁男孩丁丁(化名被送到市人民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急诊室,脸部和嘴唇均有些浮肿,身上有些许红色皮疹。
家属介绍,丁丁在晚饭后吃了一个猕猴桃,不到5分钟,就开始出现胸闷、无力、呼吸困难、皮疹、肚子疼等状况。家属立即将丁丁送往家附近的仰义卫生院,经检查,丁丁当时的血压只有70/30mmHg。医生诊断,丁丁已处于过敏性休克状态,并立即为丁丁采取了吸氧、肌注肾上腺素、注射生理盐水等措施。随后,家属将丁丁转到市人民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
市人民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急诊科副主任姜毅介绍,根据抽血化验结果,丁丁除产生休克、皮疹等表面现象,心、肾功能也有一定受损。
姜毅说:“还好丁丁的家人比较警觉,卫生院处理也十分到位。否则,将对丁丁各大脏器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和危害,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目前,恢复情况良好的丁丁已出院。
猕猴桃怎有此杀伤力?
小小的一个猕猴桃,为何会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姜毅介绍,原来,丁丁是猕猴桃过敏体质,症状属于速发型过敏反应。这种体质一般在实用猕猴桃后5~20分钟,*多不超过半小时,就会出现过敏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据家属介绍,原先丁丁**次吃猕猴桃的时候并没有过敏反应,既然是过敏体质,为何**次没反应?这次(第二次吃反应却会这么大?
姜毅介绍,那是因为**次吃猕猴桃的时候,体内产生了相应的IgE抗体,覆着于人体组织中的肥大细胞表面而使其致敏;当再次摄入过敏原时,会发生脱颗粒现象,引起一系列症状。
“打个比方,一个陌生人进入你家,家里的监控系列**是记录下这个人的特征,并产生记忆。当这个人再次进入时,监控系统将会锁定并启动攻击措施,产生剧烈反应。”姜毅说。
因此,给孩子吃东西,至少“试吃”2次以上,量要少,同时注意观察食用后的反应,切不可**次食用没问题,第二次就放松警觉。一般少量试吃3次之后,没有什么反应,才可以适度逐渐加量。如发现异常,须立即就医。
八大类过敏原要注意
不过,姜毅也提醒,无需因此而“谈猕猴桃色变”,事实上,对猕猴桃过敏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临床上90%以上的过敏反应(包括食物不耐受主要有八大食物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蟹、贝壳、大豆、小麦、坚果。明确对某种食物过敏的人,应尽量避免食用该种食物。每种食物回避的时间有所不同,有些食物需要回避的时间久一点,有些则短一些;有些人终身对某种物质过敏,有些过几年就不会过敏。
需要警觉的是,就算过敏原外在形态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改变不了过敏“因子”。比如,对花生过敏的人,连花生油也过敏。
另外,不少人会去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提醒广大市民,过敏原检测的结果建议只提供辅助参考作用,具体对于哪些食物过敏还需要处处留心生活实际情况,切勿盲目根据检测结果制订饮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