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的谣言,90%传谣量来自手机端和网络。
据业内人士称,近年来, 食品安全领域已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不仅混淆视听,给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更容易对产业造成冲击,有时候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作为食品的源头,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舆情监测数据显示,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负面报道中,近半是谣言和传言。因此,市民和消费者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盲目跟风,以讹传讹。
食品谣言无中生有乱视听
“食品网络谣言制造者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扰乱人心,应得到法律的严惩!”一说起食品谣言的危害,在西安市劳动南路附近经营烧烤的刘先生义愤填膺,深恶痛绝。2014年巴西世界杯,他和朋友在东郊田家湾合伙经营烧烤店,光卖小龙虾一项,一个月就挣了6万多元。今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他如法炮制,添加了十几台桌椅板凳,并在晚上设置大屏幕,让食客一边用餐一边看足球赛直播。为了满足食客的需求,抢到先机,他提前动手给炭市街水产市场的一个老板预交订金,提前预订了一个月的小龙虾和扇贝、生蚝等食材,满怀信心,准备借着足球世界杯赛期,赚个盆满钵满。
不料,等到6月14日世界杯开幕,刘先生所经营的烧烤店,羊肉、羊筋、烤鱼、扇贝、生蚝等卖得都不错,唯独他*看好的小龙虾,无论是麻辣味的,还是五香味的,都很少有人问津,造成严重滞销。这边小龙虾卖不出去,那边水产经营户王老板按原计划从南方把小龙虾空运回来,每天催他去取货,烧烤店的水池水柜,都成了虾的王国虾的世界,那么多虾挤在一块,生存非常困难。眼看着小龙虾一只只慢慢死亡,弄得他焦头烂额,心疼不已,只能提前和供货商王老板解除供虾合同,按合同违约金需支付2万元。看在多年老顾客的面上,王老板只收了他1万元的违约金。
刘先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刚开始以为是店里刚换了厨师的缘故,可到别的烧烤店一打听,今年夏季小龙虾销售均遭到挫败,有的大店比他损失还大。究其缘由,就是缘于互联网、手机微信圈转发的《小龙虾的致命真相:你可能永远不知道》、《小龙虾的致命真相:全世界都不敢吃,中国人却还被蒙在鼓里》等文章,这些微信微博危言耸听地称小龙虾就是导致“酱油尿”又称“横纹肌溶解症”哈夫病(HAFF的罪魁祸首。在世界杯开始前的6月10日,网上就曾流传关于小龙虾的谣言,先后在朋友圈刷屏。统计显示,短短13天时间,关于小龙虾的谣言就多达688篇。等到新闻媒体开始辟谣时,许多人仍是半信半疑,结果,直到7月15日,世界杯落下帷幕,小龙虾的销量一直处于低迷期,刘先生大致估算了一下,刨去1万元的违约金以及人工成本,他们经营一个月卖小龙虾,不但没赚一分钱,反倒赔了不少钱。
其实,这种食品谣言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今年夏季西瓜刚上市时,就有好事者搬出多年前流传的西瓜打甜蜜素的谣言,在微信朋友圈转发电脑合成的图片,言之凿凿,说“买西瓜尽量买外地产的,西安本地有人给西瓜打‘甜蜜素’,一旦食用会给人体造成危害”。一些人信以为真,对夏季消暑美食西瓜产生抵触情绪,直接影响到本地西瓜的销售。而实际情况却是,该谣言2012年就曾出现过,每逢西瓜热销季节就会死灰复燃。
小龙虾不能食用、给西瓜打甜蜜素的谣言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已成网络谣言的重灾区,据今年全国食品安全周期间发布的《2017年食品造谣治理报告》显示,微信是食品谣言传播的主平台,占比达72%;其次是微博,占比达21%。两者加起来有90%的传播量,成为食品谣言传播的主渠道。食品谣言的发布、传播,不仅给消费者造成恐慌,更容易对产业造成冲击,有时候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食品谣言缘何屡屡刷屏难禁止
“大米是塑料做的,有人在面条里加‘胶’,听说黄瓜用激素增肥,不良商家用病死牲畜搅碎做火腿,柚子和药物同吃猝死,肉松饼是棉花做的”。近年来,食品谣言时有发生,屡禁不止。2017年食品谣言甚嚣尘上,共有十八条之多。
2018年,随着季节的变化,毒草莓、给西瓜打针、小龙虾不能食用的谣言又接踵而至,令人防不胜防。
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相关人员分析总结说,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具备三个特征:一是标签化,谣言普遍带有“致癌”、“有毒”、“激素”这样的标签,用夸张词语吸引眼球。有的食品安全谣言利用民众恐惧诉求和道德绑架,强调后果严重,在传播时多利用煽动色彩浓的词汇,如“紧急”“震惊”等,冲击力较强。二是视觉化,“塑料米”谣言只是把相关图片移花接木,“避孕药葡萄”谣言则是以小视频呈现,越来越倾向于视觉化的表现手段,让谣言看起来更“真实”。三是社交化,微信微博等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是目前谣言传播的主要渠道。第四,有的谣言以“善意提醒”为名,利用公众的从善心理,让人放松警惕;不少打着“科学实验揭秘”“有图有真相”“权威人士透露”等幌子,混淆视听,哗众取宠。
对于食品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的不良动机,西安社科院研究员王国琪观察分析认为:**,是为了出名当网红。有些年轻人、网络大咖,为了追求好玩寻找刺激,故意编造传播一些所谓的食品安全信息,提高自身知名度,争当“网红”。第二,是利益的驱动,不择手段。一些个人或机构为了博取眼球,用流量赚广告费,昧着良心,编新闻说假话。而一些自媒体则利用公众对生命健康、公共事件等问题的关注度,给部分谣言包裹上“养生”“公共安全”等外衣,以吸引更多的阅读量和粉丝量。第三,不明真相,盲目跟风。食品谣言的传播者,有的为了好奇,有的出于所谓的“好心”,结果,无意中成了谣言的帮凶。
谣言迅速发酵造成的损失难以弥补
“在互联网已经高度普及的今天,网上食品安全谣言扰乱社会信任,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影响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威胁。”去年4月17日,在国家食药监总局举行的通气会上,该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说,近年来,人们对问题食品的“前车之鉴”警惕性*高,稍有“风吹草动”就绷紧了神经,网上一旦出现与食品相关的传言,人们的担忧心理及敏感神经马上就被触动,谣言就会迅速发酵,进而扰乱百姓的消费判断,损害行业发展。
据媒体报道,2015年曾经传出“毒草莓”谣言,致使当年全国多个地方的草莓滞销。其中,北京昌平区的草莓日销量下降82%,销售价格下降一半多,两周时间损失2600余万元。2017年初,一段时长2分钟的关于“塑料紫菜”的谣言,曾让晋江紫菜行业损失近1亿元。
“食品谣言”,一旦散布就会呈“病毒式”“裂变式”传播,一方面给相关生产行业带来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增大了社会的信用成本;另一方面由谣言引发的恐慌情绪,也严重干扰了公众的正常生活。
采取多种措施遏制食品谣言
近日,中国健康传媒集团食品药品舆情监测中心,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十大热度*高的食品谣言。其中,51岁以上人群*容易“上当”。专家表示,消费者容易听信谣言,一方面是专业知识有限,难以甄别。另一方面是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误导公众的认知。对此,公众应警惕朋友圈中的不实信息,若有疑问可上权威机构官方公布的信息查询渠道求证,避免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2017年,曾传播过一个关于‘避孕药喷防腐剂’的谣言视频,把原本用于降温而喷施的清水说成是防腐剂,导致当地蜜桃大量滞销。*后,这位货车司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陕西天时法律咨询服务公司主任、律师张卫坦言,网络谣言是网络世界里的一个毒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均对网络谣言有相关规定,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虚假消息,造成严重后果的,*高将被处以七年有期徒刑。上边这个案例向人们敲响了法律的警钟,网络上不可放任自己的行为。
面对各类食品安全谣言,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该局官方网站进行升级改版,该网站已成为公众、媒体、科研人员获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的“**平台”。此外,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开通400余个微信公众号,建立起食品安全微信宣传网络。
据悉,今年上半年,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多种载体发布了500余条食品药品安全科普信息,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关注和转发。截至目前。全省药监系统共发布食品科普信息15万条。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加强与相关部门、媒体协作,建立谣言批判平台;并加强与公安、网信等部门的联系,对一些社会影响大的谣言,加大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