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七月份那些“套路”过你的食品谣言

百检网 2021-11-15
   食品伙伴网讯 七月已然过去,小伙伴们是不是又被一批 食品谣言所困扰,食品伙伴网在此为大家盘点一下那些套路过你的食品谣言,快来看看吧!
 
   谣言:西瓜好吃靠打针?
 
  传言称,西瓜中黄白色粗纤维部分就是西瓜被打针的痕迹。瓤红味甜的西瓜被打了针?
 
   辟谣:实验证明,往西瓜中注射液体是很费劲的,用力太小,针头都无法穿透西瓜皮,用力过猛,西瓜就裂开了。而且,这些注射液很难在西瓜内均匀扩散。西瓜及其内部瓜肉为一个整体,将外界物质送入其中并不容易,注射液体时会在西瓜表面留下明显的针孔。而西瓜表面一旦有针孔,细菌就很容易进去,这样的西瓜在高温下*易腐烂,因此,商家基本上不会这样做。无论是糖水还是色素,注射进西瓜后同样很难保证均匀性。另外,那些黄白色的部分主要是一些纤维结构,有些是品种问题,有些则可能是因为生长过程中外界环境不适造成的,比如温度过低。
 
   谣言:牛奶饮料含肉毒杆菌会引发白血病?
 
  “儿童牛奶饮料中含有肉毒杆菌会引发白血病,现正在紧急召回?”近期,一则呼吁抵制牛奶饮料的紧急通知在微信朋友圈流传。
 

   辟谣:据@云南网警巡查执法查证,此图为p图,早在2016年就已经出现。有关部门也表示根本没有发布此类通知,图中提到的“含肉毒杆菌”、“会引发白血病”毫无依据。
 
  肉毒杆菌主要是能分泌出神经性的毒素,会导致肌肉松弛,但不可能引起白血病,饮料中也不可能有肉毒杆菌,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谣言:菌类和茄子一起吃有毒,已死17人?
 
  七月初,一则“菌类不能和茄子一起吃,医大已经死17人”的消息在微信群里不胫而走。消息称:*近医院急诊患者比较多,大多是菌子中毒。蘑菇可以和小白菜一起炒,但不能和茄子一起吃。医院治不了,后果很严重!
 
   辟谣:@宜昌网警巡查执法表示,此谣言是一则老谣言。经查证,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16年和2017年都进行过辟谣。
 
  营养专家慕海容医生表示茄子和菌类同吃会中毒的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茄子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新鲜的菌类营养丰富,两种食物同食,没有任何不好的反应,更不会产生毒素。
 
   谣言:蛋黄弹性特好的“乒乓蛋”是假鸡蛋?
 
  “从距离地面一米高的地方,往地上扔煮熟的鸡蛋,蛋黄没有破碎,还能弹起三、四厘米高…”,一段“乒乓蛋”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民众纷纷怀疑是假鸡蛋。
 
   辟谣:浙江大学专家用实验进行辟谣,实验人员将鸡蛋置于常温、冰箱冷藏区、冷冻区48小时,煮熟后发现冷冻蛋弹性好于其他。专家解释鸡蛋长时间冷藏,蛋白质凝胶化,导致蛋黄像乒乓球一样有弹性。建议少量勤买,控制储藏温度,不要食用蛋黄弹性特别好的。
 
   谣言:吃西瓜或甜瓜感染SK5病毒
 
  西瓜和甜瓜是夏天人们解暑的标配,但*近不少人的微信群里都在传多人因吃西瓜或者甜瓜感染病毒不幸死亡的消息。在这些消息里,病毒爆发的地点不同,感染死亡的人数不一,**一样的就是这些人都感染了一种名为SK5的病毒,抢救医生已被隔离,中央1台电视新闻已播岀。
 
   辟谣:在百度输入“SK5病毒”搜索,发现该谣言属于典型的“旧谣新传”,与此相关的信息多达14万余条。前两年,四川自贡、广东中山、辽宁沈阳等多个城市都曾出现过类似谣言,相关部门也多次辟谣。
 
  对于这条“陈年老梗”,西安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付建军指出,SK5病毒压根儿就不存在。盲目而不知真相的人转发,导致有的人因为害怕传染不敢到医院来就诊看病,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恐慌,对医院或多或少产生了一定影响,医院也多次进行辟谣。如果西瓜或甜瓜长时间在炎热的天气下暴露或者有破口了,吃了以后可能会导致急性胃肠炎,和病毒没关系。
 
  谣言:夏日喝冰饮会导致肾虚?
 
  “人把0℃的水喝进37℃的胃里,可小便却是热的。人体的温度37℃,是谁把0℃的冰水转化成37℃的尿液呢?是脾胃,脾胃喝了以后受不了,就从肾里面调精华(元气转成热能来给它煮成37℃,长此以往就把肾调虚了。老喝冰水和饮料,一定肾虚,影响记忆力,还可能会晚年坐轮椅,骨头坏死!”
 
   辟谣: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平均36.8±0.4℃,体温日浮动在0.5℃上下。上海长海医院肾脏内科医生陈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用一个简单的假设就能说明问题。以一个体重55千克体温正常37℃的人喝一杯500毫升的0℃冰水为例,人的体温变化可理解为一个装有55升37℃水的容器,混合了半升冰水,从比例来看,实际的温度变化小于0.4℃,都在正常变化范围。也就是说,这个温度变化是人体可以自行调节的,可能还不需要动用更复杂的神经调节中枢。但不管用体液调节还是神经调节体温,都不会“从肾里面调出热能”,喝冰饮与“肾虚”没什么关系。
 
   谣言:肥猪肉被列为营养食物?
 
  在英国科学家评选出的100种*营养的食物中,肥猪肉凭借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且能提供维生素B和矿物质位列第八位。
 
   辟谣:英国广播公司(BBC确实有这篇报道,来源是Plos One杂志的一个研究论文,但BBC的这一报道对原文解读有误。
 
  在这篇论文中,研究者是按营养适应度(nutritio nal fitness为食物打分排名的。这个营养适应度并不是某种食物的营养评分,而是指一种食物在所有组合中出现的频次。由于肥猪肉不仅含有丰富的脂肪,而且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比较“百搭”,因而出现的频次多、得分高。
 
  也就是说,这个排名是指哪种食物更适合用于膳食配餐,排名高的食物和其他食物一起吃的时候,会更可能满足你每日营养需求。所以,这个排名并不是指营养价值*高的食物排名。
 
  评价食物的营养高低,仅从单一成分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拘泥于某种食物单方面的营养价值也没有意义。这个世上没有**意义上的好食物,也没有**意义上的坏食物,合理搭配,才是健康饮食的关键。

  谣言:金鱼能检测茶叶农残?
 
  一段“用金鱼检测茶叶农残超标”的视频显示,实验者分别在绿茶、花茶和黑茶内放入金鱼。金鱼进入绿茶和花茶后,没过多久就出现了翻白眼、死亡的现象。然而,放入黑茶里的金鱼却一直正常游动,并未出现任何异常。这是因为市面上的绿茶、花茶中含有农药残留,而某品牌黑茶中因为没有农药残留,才能让金鱼安全存活。
 
   辟谣:事实上,小金鱼的死跟传言中提到的“农药残留”无关。这种看似直观的实验,也根本无法检测茶水是否真的含有农残。近期,多地监管部门都对这一视频进行了辟谣。
 
  小金鱼在绿茶、花茶中死亡,可能是因为茶水中含有一定的茶多酚,茶多酚会对小金鱼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小金鱼无法抵抗。相比黑茶而言,绿茶和花茶中的茶多酚含量较高,因此绿茶和花茶中的小金鱼反应可能会更明显一些。
 
  另一个可能导致小金鱼死亡的原因,是茶水中泡出的茶皂素。茶皂素会通过破坏鱼鳃的上皮细胞进入鱼鳃血管,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终导致金鱼死亡。黑茶中的金鱼逃过一劫,则是因为黑茶是发酵类茶叶,在发酵过程中,茶皂素会消耗很多,但长时间放置在黑茶中,金鱼也有可能死亡。
 
  朋友圈流行的这类“简易实验”,虽然看似有效,但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并不可信。公众还是应该参考权威的信息来源,小心陷入商家的营销陷阱。
 
  谣言止于智者,食品伙伴网在此呼吁大家不传谣不信谣!
 
   本文由食品伙伴网食品资讯中心编辑,供网友参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foodmate.net。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