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子”质优量足。
河北省行唐县有40多年的 奶牛 养殖历史,是奶牛养殖传统大县,全国 牛奶生产强县。可以说,行唐县的奶业发展,是我国奶业发展的缩影。
20世纪70年代,行唐县的农民们相继在房前屋后养起了奶牛。“哪有地就在哪养一两头,依靠奶牛致富是当时大多数人的想法。”行唐县畜牧工作总站党组成员、奶办主任盖连义说。
行唐县余底村翟耀增养殖奶牛已整30年,“当时的牛只有棒子和棉籽饼吃,猪吃啥牛就吃啥。”翟耀增回忆说,那时候每头牛日产奶量才3到10斤。
不仅奶牛的生存环境差,奶的生产方式也很原始。没有制冷设备,只能把奶桶浸到冷水里,人工搅拌冷水冷却原奶。“没有机器,一个人**只能给四五头牛挤奶,又苦又累。”翟耀增说。
数据显示,1990年,中国人均占有的奶仅为4.2公斤,奶类产品仍是幼儿、老人和病人的营养食品。
此后,我国奶业获得较大发展,牛奶敞开供应,乳制品种类繁多,大中城市“吃奶难”的局面得到改变。“1997年,我们扩大了养牛规模,成立了奶站,统一负责周边的收奶工作,比原来规范了一些。”翟耀增说。那一年,我国牛奶总产量达663万吨,比1980年增长4.8倍。
到了2000年,原农业部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大中城市奶类消费正在从保健食品转向生活必需品,消费结构和方式出现了积*的变化,奶类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稳步上升。
2001年,由于国家对奶业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翟耀增建立了挤奶大厅,可同时容纳50多头奶牛,周围养牛散户统一挤奶,再由企业集中收购。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行唐县的生鲜乳收购工作较过去更加规范。
之后几年,行唐县奶业一直稳步发展。到2007年,行唐县奶牛存栏一度高达13.6万头,奶牛存栏总量位居全国第三。
“那一年亏了四五十万(元。”想到10年前那场浩劫,翟耀增依然心有余悸。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给全国乳业造成巨震。受此影响,行唐县奶牛存栏量锐减至9.47万头,当地4家乳品企业相继倒闭。
“如果没有政府支持,我就坚持不下去了。”翟耀增说,从2008年起,国家和地方多次出台政策,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和小区建设,翟耀增的余底奶牛养殖小区也越来越规范。
4年前,翟腾接过父亲翟耀增的班。“为了提升生鲜乳质量,我们引进了TMR全混合日粮饲料搅拌机。”翟腾说,这种搅拌机能按照奶牛不同饲料阶段的营养需要,将切断的粗饲料和精饲料以及微量元素等添加剂混合,达到科学喂养的目的。“不仅如此,牛舍更‘豪华’了,奶牛生活的舒适度提升了,日单产量也从过去的16公斤左右变成30多公斤。”目前,小区存栏1000余头,并与企业长期签订生鲜乳供销协议。
奶牛饲养水平的提升,带动了牛奶质量的提升。2017年,我国生鲜乳乳蛋白率抽检平均值3.2%,乳脂肪抽检平均值3.8%,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今年初,据原农业部监测,我国生鲜乳产品的抽检合格率达99.8%,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则连续9年保持在****。原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生鲜乳的质量水平处于*好时期。
不仅如此,我国乳品主要加工装备和技术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多个企业的多款产品多次获得国际大奖。飞鹤乳业的婴幼儿奶粉、现代牧业的纯牛奶等获得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金奖,君乐宝婴幼儿奶粉通过全球食品安全标准**认证。
但同时,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乳制品消费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奶类人均年消费量110公斤左右,我国只有36.2公斤,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把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不断提高奶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奶业现代化,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全面部署加快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工作。
我国奶业的发展,是我国人民40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表现之一。翟腾表示,“随着生活越来越好,我国奶业质量的不断提升,我们相信,不仅喝奶的国人会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多的国人会选择国产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