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整治保健食品虚假宣传

百检网 2021-11-15
   本报讯 “一个下午,几千块钱就没了,还带回了一些说是可以治高血压的保健品。”5月2日,谈起三年前他奶奶听课购保健品受骗的事情,市民小陈记忆犹新。
 
  三年前的一个中午,小陈的奶奶突然神秘地说,下午要跟几个朋友去听课,内容是讲防治高血压的。当时小陈的家人并不在意,谁知晚饭前,小陈的奶奶拎回了一袋保健品,高兴地说,“这是我花了3000元买的保健品,治高血压的,专家说吃了这些保健品,我的高血压就好了。”
 
  小陈的家人一听老人说“这些保健品能根治高血压”,就意识到小陈的奶奶被骗了。小陈说,当时他们打听才知道还有不少老人也买了这些保健品,但当他们找到奶奶听课的地方时,已人去楼空,好在这些保健品是正品,也有一定保健效果,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小陈告诉三亚日报记者,他奶奶遇到的这种售卖保健品的行为属于会议营销的一种。据悉,会议营销是一种特殊的营销方式,只要证照齐全、经营合法,这类行为是可以存在的。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经营者常常把保健品当药品来销售,夸大其效果,这属于违法的经营行为。
 
  近年来,三亚市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持续严厉打击 食品和 保健食品违规营销、误导和欺骗 消费者等违法行为。同时,对辖区保健食品欺诈和 虚假宣传行为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查找风险隐患。建立保健食品会销企业(场所名录,并督促企业建立购销存台账。要求保健食品经营者依法依规进行经营活动。此外,对食品、保健食品会销经营单位进行全网清查,重点检查是否在核准的范围、地点从事销售,销售场所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登记证载明的经营场所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功效及成份作用;是否含有未经批准声称保健功能、宣称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等。对市民投诉举报的相关经营单位严格检查。
 
  相关人士提醒, 多数老年人有各种慢性病,对保健品有需求。但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更不具有治疗功效。若需购买保健食品,应到正规销售场所购买,并索要购物发票和相关凭证。老年人不要盲目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报告、会议等活动,不要轻信所谓“专家”“教授”推介产品或“患者”现身说法,谨防上当受骗。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