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2012年的63.43分,到2017年的76.28分,近年来,浙江 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稳步递升,食品安全形势一年好于一年,食安创建工作获得了国务院食安办的高度肯定。一个个喜人成绩的背后,既有监管部门的干在实处,又有社会各界的群策群力。
近日,浙江省食安委召开2018年**次全体会议,来自食药、农业、 海洋渔业、质监等27个成员单位就2017年工作情况及2018年重点部署进行总结和探讨。新的一年,浙江省将持续贯彻落实“四个*严”,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食品安全这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民以食为天。在2018年浙江十方面民生实事中,食品安全名列“榜首”。浙江提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设300家城乡放心农贸市场,整合资源改造提升1500个农村家宴放心厨房,打造500家名特优食品作坊,涉农县(市、区全部建成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把好农田这道源头关,浙江自我加压,拉高管控标准。2017年,全省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 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
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是浙江省农业稳扎稳打强质量的重要助力。截至目前,全省新增21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累计有47个县通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考核;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创建工作稳步推进,5个县通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2个市、9个县正在开展创建。
长期以来,浙江对“舌尖安全”违法违规一直采取“零容忍”态度。在去年全省组织开展的排雷“百日攻坚”、平安护航十九大、专项整治等11个行动中,农业系统共检查各类生产经营主体9万家次,查处问题1600多起,移送司法机关案件48起,严厉打击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为质量监管添砖加瓦,浙江用“智慧”说话。走进杭州的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只需一部手机扫一扫,一棵白菜也知“前世今生”。作为创建的关键一环,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为百姓“舌尖安全”撑起一道防护伞。从生产到流通的每一道环节都以公开、透明的形式呈现,让消费者一目了然。
2014年,浙江全面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已有64个县完成追溯体系建设,占全省涉农县的80%。4.5万家规模主体纳入平台管理,1.5万家规模主体实现主体追溯或过程追溯,211余万条检测信息上传到平台。其中,去年新增富阳区等23个县(市、区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县,选择鄞州区等15个单位开展追溯体系建设、余杭区等15个单位开展“智慧监管APP”试点。
在此基础上,2017年,浙江省在全国**将合格证管理纳入地方性法规,制订《浙江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形成了“合格证+追溯码”为主导,“三品一标”、动物产品检疫检验证明等相结合的使用方式,规模生产主体合格证管理基本全覆盖。建立并完善浙江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系统,加强合格证使用培训指导和检查督导,目前全省累计印发合格证1500余万张。
如何让广大群众都能吃上更为优质的健康菜?浙江的答案是:严格认证过程管控,严把认证审核各环节。去年,我省新增绿色食品152个,新增绿色农产品基地面积10.6万亩;新增无公害农产品488个,加快推进“两区”无公害产地整体认定,认定园区69个,认定面积68.83万亩。目前全省主要食用农产品中“三品”认证比率达50.6%,有效期内“三品”个数7986个,比2016年增长9.7%。以“丽水山耕”为代表的一大批绿色公共品牌,已成为浙江绿色农产品的金字招牌,受到省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浙江省农业厅表示,2018年将紧紧围绕“食品安全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所有涉农县(市、区将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覆盖县域内主导产业。继续推广试点智慧监管APP,新增15个以上的县(市、区开展智慧监管APP建设试点;继续组织开展草莓、杨梅、杭白菊等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一品一策”行动,积*推动标准化示范创建,全省标准化实施率达63%以上,新增绿色食品基地面积10万亩以上;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深化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畜禽屠宰、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全省监测主要农产品160万批次以上,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处置率达****,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作为全国**一个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的省份,浙江省还将完成20个以上县(市、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创建目标任务,推动2个***安全市、9个***安全县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