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对辖区某幼儿园厨房餐具的洁净程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告知幼儿园负责人。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局长毕井泉明确指出,“食品药品监管本质上是 风险管理,必须下大力气排查风险、消除隐患”。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落实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重大食品药品 安全问题的底线,综合施策排查,严防严管严控风险隐患。
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环节之一。科学预防和有效控制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对于增强公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至关重要。
防源头:找准每一个风险点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风险亦可诱发大问题。源头严防是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道关口。2017年1月,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和表彰先进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毕井泉局长指出:“只有我们平时多找‘事’,食品药品安全才能少出‘事’。”
面对环境污染导致食品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超标,食用农产品和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等问题,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先后发布《关于动物源性食品生产经营环节兽药残留若干管理规定的公告》《食用农产品风险项目清单》,明确动物源性食品生产者应严格落实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梳理分析农兽药残留等风险项目超标情况较多的食用农产品品种和项目。这些举措切实提高了各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为防控源头风险,国家食药监总局推行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实施风险动态管理,指导地方结合食品安全风险分级情况,确定重点食品、食品添加剂类别和品种明细,列出高风险食品清单,制定针对性监管措施,提升了监管的靶向性。
管过程:把好每一道关口
食品药品风险存在于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节,因此,监管涉及全链条、全生命周期。
对于过程严管,国家食药监总局推行了一揽子风险管控制度,如通过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飞行检查、境外检查,以及加强中药标准制定等手段,对食品药品进行全链条监管,确保群众吃得放心。
“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体系标准已经成为食品生产的标杆。”采访中,一名检查员告诉记者。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按照“3年全覆盖”总体要求,持续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全年完成对包括伊利、蒙牛等大型企业在内的38家企业进行体系检查的目标任务,累计检查89家企业,责令停产整改18家,立案查处18家,对2家企业采取吊销生产许可证措施。从原材料到生产车间,从装箱到库房,从消防栓位置到温湿度监测,每一个场所、每一个环节都是检查重点。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生产加工过程中违法染色增重等行业“潜规则”,给公众用药安全带来风险隐患。为防控中药安全风险,2017年8月新成立的第十一届药典委增设了中药风险评估委员会,专门针对中药突出问题进行风险评估,为中药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记者获悉,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对大约400家“三品一械”企业进行飞行检查,完成60余家血液制品和疫苗生产企业的全覆盖检查,对近50家境外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发现伪造记录、套用批号、擅改工艺、使用化工原料和不合格原辅料生产、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等一系列风险隐患。
控终端:严守“*后一公里”
从农田到餐桌,从原料生产到产品上市,有了源头严防和过程严管的基础,*后还需终端严控,守住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后一公里”。
2017年秋季开学之际,国家食药监总局部署各地对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期间,共排查各类主体84.4万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8万份,约谈责任人3万人,立案5312件,没收问题食品1.8万公斤,吊销许可证7张,取缔5842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653起。
2017年,网络订餐、网络购买医疗器械的“安全系数”升级了。国家食药监总局明确网络订餐、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管遵循线上线下一致原则,《网络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也已公开征求意见。这些新规无疑为“互联网+”时代下的食品药品安全扫除了“地雷”。
2017年1月~12月中旬,国家食药监总局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超过134.7万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36.11万余份。对多种药品开展分析评价,分别采取信息通报、修改药品说明书、停售停用等风险控制措施。
2018年,面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落实“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和“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的新任务新要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必将奋力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