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麻、手麻、脚麻,喘不过气来,感觉快要撑不过去了。”说起8日发生的 食物中毒,福建漳州漳浦县佛昙镇村民陈艺宾仍心有余悸。当日,漳浦县先后有30多名村民因食用 贝类产品 中毒住院。据流行病学专家会商研判,初步确定为海水赤潮污染导致的麻痹性贝类 毒素中毒。
记者调查了解到,这一次赤潮造成漳浦、龙海、泉州多地群众因食用受到赤潮污染的水产品中毒。而此前发生的赤潮灾害曾造成渔民养殖的水产品大量死亡。有关人士认为,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控赤潮灾害,减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
赤潮灾害导致群众误食水产品中毒
“有些群众中毒后站都站不稳,被扶着送到医院。”解放军175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郑志鹏说,这些群众都是中午吃了贻贝。一开始只是口舌麻木,后来出现头晕、走路不稳、手脚活动受限等中毒症状。
“我们一接到群众食用贝类产品中毒的消息后,连夜组织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开展调查监测。”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何金水说,经过对沿海近岸海域海水取样化验发现,龙海市港尾镇、漳浦县佛昙镇一带发生赤潮,赤潮生物**优势种是会产生麻痹性贝毒的有毒藻种链状裸甲藻。在龙海港尾、漳浦佛昙海域采集的6份牡蛎、贻贝样品中均能检出麻痹性贝毒。
记者从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了解到,在此之前,泉州海域已经发现同样的有毒赤潮,在泉州深沪湾采集的贝类样品中也检出麻痹性贝毒。因食用受污染的贝类水产品,泉州也出现了群众中毒 事件。
中毒事件发生后,福建省卫生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医疗专家全力开展抢救。漳州市和龙海市、漳浦县疾控中心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赴收治医院和患者居住地、周边海产品养殖场所等暴露区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据漳州市卫计委介绍,经过流行病学专家会商研判,初步确定为海水赤潮污染导致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
目前,部分患者症状解除已离开医院,其余住院患者症状平稳并逐步好转。
全力救治中毒群众 确保水产品安全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专家告诉记者,赤潮指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生态异常。其分为无毒赤潮和有毒赤潮,有毒赤潮中的赤潮生物能够分泌麻痹性贝毒、下痢性贝毒、神经性贝毒等毒素,人一旦食用就易引起中毒反应。
目前,赤潮影响的主要是贝类产品。“鱼类如果受影响的话,会产生大面积死亡。现在赤潮海域还没有发现鱼类异常死亡现象。”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尤颖哲说。
在救治中毒群众的同时,福建省相关部门采取措施防范产生新的中毒事件。9日晚,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漳州市、泉州市启动赤潮灾害应急响应,关闭赤潮发生海域养殖生产区;加强养殖渔船管控,暂停水产品采捕作业;加强巡查,严禁赤潮周边海域水产品上市;加强监测,并扩大水产品监测品种和频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近期谨慎购买食用赤潮地区的贝类海鲜。
漳州市食药监局应急科科长方毅强说,已派出3个督查组分赴沿海的龙海、漳浦、云霄等县(市,深入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水产品经营单位、餐饮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同时通过微信、短信群发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信息10000多条。
10日,漳浦、龙海等地发布禁捕公告,严禁采捕发生赤潮海域的水产品上市销售。12日上午,记者在漳州市芗城区北桥农贸市场走访看到,贝类水产品销售已大大减少,没有发现赤潮区域的水产品。随机采访的群众也都表示知道赤潮导致中毒的信息,近期不会购买贝类产品。
赤潮处于高发期 如何避免反复成灾?
目前福建海域处于赤潮高发期。“赤潮很难预防,发生后也很难控制,只有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漳州市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中心主任江忠溪说。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要求,各级海洋与渔业部门要对全省海域重点养殖生产区,特别是福州连江、宁德霞浦、平潭等海域的养殖集中区,及时提醒和指导养殖户采取提早采收成品规格养殖生物、下沉或转移养殖网箱、暂停投饵、停止分苗作业等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养殖损失。
2012年,福建沿海曾经爆发过赤潮灾害。据统计,当年福建的平潭龙头、三都澳、福宁湾、湄洲湾、连江黄岐等海域发生了8起赤潮灾害,影响面积累计达278平方公里。其中仅平潭就损失了5500万粒鲍鱼,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2亿多元。
“赤潮产生的原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江忠溪说,主要是受气候、海水温度、光照等条件影响,在短时间内会呈几何级数繁殖爆发。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部门专家表示,赤潮的防范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海边的群众在发现海水颜色异常变色、养殖生物大量异常死亡时,应及时向海洋与渔业部门反映。海洋与渔业部门将立即派出监测人员赴现场取样监测,判定是否发生赤潮。如发生赤潮,将发布赤潮信息,并采取措施应对。
有关专业人士坦言,现在对赤潮的预防主要还是靠眼睛看,靠经验判断,没有办法用仪器提前检测判断出来。“这次赤潮灾害,藻种密度已经超过赤潮基准值,但没有造成水色明显异常,不容易通过肉眼观测发现。”
“每次等灾难发生后再补救,损失太大了。”有关人士认为,为避免赤潮现象反复成灾,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应加强对赤潮现象的研究,提高预防和控制的技术水平,建立有效的赤潮预警机制,尽量减少赤潮灾害带来的群众生命、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