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找到疑似食用贻贝中毒事件元凶

百检网 2021-11-15
    漳州龙海、泉州石狮等地近日发生的疑似食用 贻贝(青蛤、淡菜 中毒 事件,其“元凶”已初步锁定“链状裸甲藻”!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10日下午5时通报称,此次漳州、泉州海域发现的赤潮生物优势种为链状裸甲藻,是福建有赤潮记录以来,首次在该省海域形成赤潮。该种可生产麻痹性贝毒,被贝类生物滤食后,可在贝类体内积累毒素,会引起食用者中毒反应。鉴此,该省于9日23时启动赤潮灾害二级应急响应,要求漳州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泉州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同时要求两地立即关闭赤潮发生海域养殖生产区,暂停水产品采捕作业,严禁赤潮周边海域水产品上市,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发生疑似食用贻贝中毒事件后,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立即组织省、市两级监测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开展调查监测。结果表明,上述漳州海域水色均未见异常,但赤潮生物**优势种链状裸甲藻*高细胞密度达8.1×105个/升(基准密度:5×105个/升,已经形成赤潮,该藻种可产生麻痹性贝毒。赤潮周边海域有牡蛎吊养区,吊养牡蛎及其设施附着有野生贻贝。泉州石狮市梅林码头附近海域赤潮仍在持续,**优势种为链状裸甲藻,*高细胞密度为1.0×106个/升。
 
    据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首次发现的链状裸甲藻属广温广盐种,生长温度范围为4℃—30℃,生长盐度范围为15.0‰—35.5‰。此次赤潮藻种密度超过赤潮基准值,并未造成水色明显异常,不易通过肉眼观测发现,在赤潮灾害中较为罕见。目前,该省海域处于赤潮高发期,该厅要求各地高度警惕,向社会发布正确信息,引导民众注意防范,加强所辖海域的监视监测,及时组织做好应对。
 
    事实上,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指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繁殖(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的总称。赤潮又分为无毒赤潮和有毒赤潮。而有毒赤潮中的赤潮生物能够生泌麻痹性贝毒、下痢性贝毒、神经性贝毒等毒素,人类一旦食用就易引起中毒反应。
 
    这位负责人提醒,一旦误食,发现有唇、口和舌感觉异常和麻木,指尖和脚趾常有针刺般痛的感觉,并伴有头痛和头晕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水产品养殖户,在养殖海区发生赤潮时,可采取转移、下沉、隔离、回收相关海域养殖网箱等措施,减少赤潮生物对海水养殖的损害;位于赤潮区海水取水源的育苗场、养殖场应关闭取水,避免因水源污染造成损失。

    相关报道: 受海洋赤潮影响 福建漳浦36人疑食用青蛤中毒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