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过滤豆浆,然后再销往附近的市场。 (记者郭峰摄
市民龙泉生每日都会路过青海路北一巷,并时常闻到一股恶臭,他经过一周蹲点观察,发现此处是一个
15日一早,龙泉生路过北一巷的一处民房时,又闻到了那股恶臭,通过门缝往里看,有人在生产加工,他拨打了乌鲁木齐晚报新闻热线96577。
当日12时左右,记者赶到该处时,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半掩着,里面用一根木棒支着,通过门缝可以看到豆腐生产现场,但不见工人生产。
龙泉生说,他在2010年就注意到此处有异味,因大门长期紧闭,且没有任何证据,所以未向相关部门举报。
一周前,龙泉生在早市购买过一次豆腐,煮熟后有很重的酸味,且口感很差,他又想到那个豆腐作坊。
龙泉生在附近蹲点发现,该处豆腐作坊每日七八点生产,随后就有附近市场的经营户或流动摊贩前来进货。
有**,作坊门开着,龙泉生假装路过此处,进入了解情况。
作坊现场污水横流、工人穿着雨鞋加工生产豆腐,没有任何卫生防护措施,双手直接接触黄豆或豆腐,甚至有工人在作坊里小便。
看到这场景,龙泉生忍不住拨打了乌鲁木齐晚报热线,希望记者暗访举报。
15日14时30分,在记者等待了2个小时后,该作坊屋顶冒起了青烟,还能听见作坊内的机器声,龙泉生很确定地说:“又开始生产了。”
记者随即与高新区(新市区质监局取得了联系。
半个小时后,高新区(新市区质监局执法人员联合青海路社区工作人员,一同来到该豆腐作坊。
那扇大铁门依旧半掩着,执法人员推开铁门,一股刺鼻的酸臭味扑面而来,整个院子堆放着煤块,靠近铁门的房间便是生产间。
整个生产间被雾气笼罩着,两名围着尿素袋“围裙”的工人在生产间忙碌着,其中一名工人光着脊背。
生产间内堆放着黄豆、豆腐半成品、塑料桶、机器等,地面布满水渍,墙体因长期潮湿而变得霉迹斑斑,不时有墙皮掉落下来。
作坊当事人朱某拿出了营业执照递给执法人员。
该营业执照虽然使用期限到2015年,但2011年和2012年都未年检,按照相关规定,营业执照超过两年未年检的已失效,将被工商部门吊销。
高新区(新市区质监局执法人员介绍,该局辖区目前有12家生产加工小作坊,此前曾召集各作坊当事人开会,在5月30日前对作坊进行规范,其中有两家整改到位后重新开始生产。
质监部门再给朱某半个月停产整改的机会,如果整改不到位,将予以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