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省 渔业工作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国渔业渔政工作会议,紧紧抓住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按照提质增效、稳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这一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2017年计划完成 水产品产量16.2万吨、渔业经济产值62亿元。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养殖区,划定限养区,维护渔民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规范休闲渔业健康发展,着力培育休闲渔业创新经营主体,加快提升水产品加工业,鼓励水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调整产品结构。积*争取和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依托园区建设,实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统一,各地要结合实际积*推进现代渔业示范区、渔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特色水产品优势区和现代渔业产业园等“三区一园”建设,充分发挥核心辐射、技术集成、创业平台、产业集聚、融合驱动的功能作用。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结合资源禀赋,调整产业结构、养殖结构、品种结构。关中地区,以黄河、渭河沿岸低洼易涝盐碱滩涂等资源,大力发展池塘节水、循环水等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养殖,充分利用秦岭北麓、渭北高原冷水资源发展工厂化、微流水养殖。陕南地区,充分利用汉江、丹江、湖库等大水面和秦巴山区冷水资源及稻田,大力发展大水面增殖、网箱、网栏、工厂化微流水、稻田种养结合等绿色养殖。陕北地区,充分利用库坝群、黄河、无定河等资源大力发展池塘养殖、大水面增殖等生态养殖。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树立品牌意识,鼓励发展新型营销业态,培育新型渔业经营主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认真学习和宣传贯彻新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以生态修复为手段,扎实做好重点水域、重点物种资源的保护。全面落实禁渔期制度,强化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大各类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切实发挥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保护功能,坚决杜绝在保护区内从事一切矿产资源开发、旅游、休闲渡假和采石、采砂等活动,加快完善保护区内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科学组织鱼类增殖放流,继续组织实施6月6日全国统一放鱼日活动,进一步规范社会人员放流,杜绝乱投乱放行为,合理选择放流品种和区域,加强放流后期管理,积*开展水域环境和水生动物资源监测。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损害谁修复”的原则,落实工程建设对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和资源影响评价机制,逐步将评价范围从保护区延伸到所有渔业水域,切实保护好鱼类“三场一通道”和栖息地生存环境。进一步规范大鲵、秦岭细鳞鲑等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行为及其产品经营利用标识化管理。
(三加强渔业安全监管,推进平安渔业建设。持续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持源头治理,以非法使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等重点,扎实开展养殖生产环节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渔业投入品风险隐患排查、产地水产品和水产苗种监督抽查,全年开展产地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检测不少于200个样品、水产苗种20个样品,各市县开展水产品药物残留定性检测不少于8000个样品,力争全年产地水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扎实推进水生动物检疫确保水生生物安全,合理设置检疫申报点,加强对重点养殖水域疫病监测和风险评估,强化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和水生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持之以恒抓好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加强渔船及船用产品检验和渔船安全装备建设,完善渔业船舶水上突发事件预案演练和调查处理报告制度,定期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强化安全培训;深入推进内陆渔船“三证合一”改革,全面完成新版内陆渔业船舶证书换发。积*组织创建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鼓励各地延伸创建平安渔业乡、村等基层基础建设。
(四强化渔政执法管理,提高依法治渔水平。深入推进“绝户网”等违规渔具清理整治行动,继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坚决取缔国家和地方公布的禁用渔具以及网目尺寸严重违反国家标准的违规渔具,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水生野生动物和电、炸、毒鱼等行为,严格渔船营运检验和执法监管,坚决清理“船证不符”和涉渔“三无”船舶。切实加强渔政队伍建设,加强渔政执法培训、装备建设和执法船(艇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进一步做好涉渔案件与公安、检、法衔接工作,深入落实渔业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做好执法证到期换证和新调整人员执法证全国统一考试工作,积*组织开展全国渔业文明执法窗口创建活动。汉江流域要全面落实《农业部关于调整长江流域禁渔期制度的通告》,禁渔期从3月1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黄河、渭河在农业部禁渔期通告发布前,各地结合实际确定禁渔期时间,制定实施方案,加大执法管理工作。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科技支撑和推广示范。争取国家渔业科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积*参与国家渔业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快我省现代渔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扩大品种覆盖面,提升体系对渔业发展的支撑保障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深入贯彻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切实发挥国家“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扶持政策,加强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不断提高水产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渔业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大力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循环水养殖和零用药健康养殖等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强渔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加大对中国渔政管理指挥、内陆渔船管理、渔业信息监测及统计等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推进实施互联网+“现代渔业”行动,在水产养殖重点区域推广应用水体环境实时监控、自动增氧、饵料自动精准投喂、水产养殖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网箱升降控制等信息技术和装备,不断提升渔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六推进富渔共享,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争取中、省各项惠农惠渔政策的落实,结合“十三五”渔业发展目标和任务,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对现代渔业的投入,发挥项目资金的辐射带动作用,广泛吸纳社会、金融资金,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落实好渔业燃油、贷款贴息、农机等补贴政策。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重点扶持符合条件的渔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大户和产业联合体,建立渔民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构建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进一步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积*发挥产业优势,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渔民素质,增强致富本领,推进贫困地区渔业转型升级,为贫困渔民创造更多脱贫致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