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之下 婴幼儿辅食开启新纪元

百检网 2021-11-15

  婴 幼儿食品 安全问题,事关百姓利益,关注度高,影响面广,不容出现丝毫差错。继我国对 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实施审查制度后,2月3日,国家 食品药品 监督 管理总局发布《 婴幼儿辅助食品 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以下简称《婴辅细则》,以规范婴幼儿辅助食品 生产加工活动,并进一步提高了婴幼儿辅助食品的生产许可门槛,以促进婴幼儿 辅食行业健康发展。
 
  新规:不得分装  每批检验
 
  在出生6个月以后,单纯的母乳或是配方乳粉喂养满足不了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这时父母需要给婴儿添加母乳或乳粉以外的其他食物,这些添加的食物就称为辅食。辅食添加是6个月后婴儿必不可少的饮食环节。婴幼儿辅食添加非常重要,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是添加的营养素弥补单纯乳制品的不足,促进孩子健康生长;二是训练孩子胃肠道功能、咀嚼等生理功能。在《婴辅细则》中,婴幼儿辅助食品是指供给6个月~36个月龄婴幼儿食用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以及6个月~36个月龄婴幼儿和37个月~60个月龄儿童食用的辅食营养补充品。
 
  《婴辅细则》进一步提高了婴幼儿辅助食品的生产许可要求。要求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质量管理要求,明确生产场所、环境及厂房设施规定,提高部分生产设备要求,规范生产管理、生产物料管理,强调研发和检验能力。此外,《婴辅细则》与《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相比,适用许可范围更宽,覆盖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所列的所有婴幼儿辅助食品品种;扩大和调整了相应内容,包括总则、生产场所、设备设施、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人员管理、管理制度、试制产品检验合格报告、附则等八章七十五条,各项要求更加全面、更加具体。
 
  一位参与《婴辅细则》制定的业内人士表示,在《婴辅细则》的制定过程中也参考了江西、广东等省为婴幼儿辅食制定的地方许可要求,并有相当一部分条款与《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相似。如:要求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婴幼儿辅助食品大包装产品且不生产婴幼儿辅助食品*终销售包装产品的不予生产许可;要求企业建立检验管理制度,检验记录应真实、准确,产品出厂检验应依据产品执行标准规定的所有检验项目进行每批次检验。
 
  该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国家对婴幼儿辅食并未像婴幼儿配方乳粉那样实施严格的配方注册管理制度,生产许可权限也已下放至省级监管部门,但对婴幼儿辅食的监管严厉程度仍远远超出普通食品。如“不得分装、不得生产大包粉”的条款,就要求企业对产品的生产全过程进行把控,降低安全风险。《婴辅细则》的出台也意味着监管部门将继续加码严管婴幼儿食品生产。
 
  现状:屡上“黑榜”  风险较高
 
  虽然婴幼儿辅食与婴幼儿配方乳粉同属婴幼儿食品,但与婴幼儿配方乳粉连续两年高达99%以上的抽检合格率相比,婴幼儿辅食登上“黑榜”的频次着实不低。
 
  2015年5~6月,国家总局对婴幼儿辅助食品开展了国家专项监督抽检,共抽检40家生产企业的80批次样品,检出不合格样品13批次,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6批次,涉及5家企业。2015年7~9月,国家总局共抽检40家生产企业的81批次样品,检出不合格样品12批次,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10批次,涉及6家企业。这两次抽检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6.3%和14.8%,其中的安全风险使家长甚为忧心。
 
  2016年,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多次对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进行抽样检验。从国家总局官网公布的数据看,某次抽检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样品69批次,覆盖省内28家生产经营企业,共检出内在质量不合格样品12批次,不合格检出率为17.4%。另一次抽检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样品100批次,内在质量不合格样品3批次,占3.0%。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涉及的企业众多,包括沈阳汉臣氏、福建亚氏力儿等。不合格项目包括菌落总数超标,以及脂肪、维生素A、叶酸等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不仅国内的部分婴幼儿辅食出现了问题,国外进口辅食也频上“黑榜”。2015年11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进境不合格食品信息中,美国进口的5批次嘉宝辅食不合格。其中,三批次因未获得检验检疫准入,被检疫部门全部退货;两批次因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C被销毁。据了解,当年8月嘉宝米粉因铁超标再次上了黑榜。2016年7月11日,天津检验检疫局对一批德国进口、原产于克罗地亚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进行销毁处理,共计2.456吨,货值约1万欧元。该局新港办事处工作人员现场查验时,发现产品的钙、铁、锌、维生素A等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要求或未检出,判定为不合格;销售包装显示有机标识,但未获得我国有机认证。

  监管:专项治理  严控许可
 
  针对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企业多、食品安全风险等级高的现状,在《婴辅细则》出台之前,国家总局已经部署开展婴幼儿谷类辅食区域性专项治理行动,其中以江西省的整治行动*具代表性。
 
  江西省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企业数约占全国三分之一。江西省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因《婴辅细则》尚未出台,该局从2015年5月开始起按照《江西省婴幼儿配方谷粉省抽许可条件细化和补充要求(试行》对企业进行审查,对达不到该要求、许可到期的企业一律先注销,再按要求进行许可审查。
 
  他介绍,江西省局对婴幼儿配方谷粉推行“一二三四五”监管模式:确定了以“三提升一下降”(提升企业质量安全管控能力、检验能力、属地日常监管效能,降低产品不合格率为中心的一个总体整治思路;采用扶持引导和退出市场“两种模式”;实施政府、行政刑事、社会“三大联动”;采取严格许可审查、高频监督抽检、全面复查验收、严格案件查处“四项措施”;强化群防群控、线上线下查堵、企业标准备案、重奖举报、消费预警“五大抓手”,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江西各级监管部门采取不打招呼、直查现场的方式,对全省相关企业逐一进行检查,做到问题企业重点查、注销企业回头查、高风险企业反复查。此外,监管部门还严查网络食品交易,严防已注销企业转入网售,再次流入市场。
 
  截至2016年10月底,江西全省立案13起,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1件,吊销许可证1张。原有婴幼儿谷类辅食企业79家,注销49家,现存获证企业30家。专项治理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6年国抽10家企业检测24批次,仅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水分;省抽14家企业检测56批次,全部合格(2015年国抽、省抽不合格批次为58批次,治理成效明显。
 
  然而,江西省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婴幼儿辅食行业的风险依然存在,个别企业因为利益驱动还有违法生产的行为。为此,江西省局不定期在主流媒体上发布消费警示公告、抽验结果和违法违规企业的名称、法人姓名、厂址,公开执法信息,便于消费者取舍,用市场的力量倒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监督教育功能,成立了婴幼儿营养食品专业委员会,先后多次召开行业座谈会,鼓励业界互相监督,推动行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升。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