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10月1号,被称为史上*严 奶粉新政的《 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 注册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不过,面对国内 奶价跌跌不休, 奶业亏损面不断扩大的现状,有业内人士认为, 婴幼儿奶粉主要成分是 乳清粉, 原奶使用量有限,因此,新政对奶业振兴影响没有那么大。
三聚氰胺“后遗症”:消费者信心难恢复
三聚氰胺事件后,告别十年黄金发展期的国内奶业开始陷入暴涨暴跌的周期怪圈。一般奶业周期规律是:原奶价格上升,受利润刺激,整个行业扩大产能;产能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市场供过于求导致奶价下跌,生产者承压减产。
而目前整体来看,国内原奶市场处在周期底部。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奶价一路上涨,在2014年上半年到达*高点,价格是4.3元/千克。随后奶价开始下滑,直到今年7月,奶价降到谷底,变为3.4元/千克。
国内上游奶企正处在调整阶段,不少企业通过倒奶、杀牛削减产能,维持经营,等待新周期的开始。
对于国内奶业的“走不动”,乳品问题专家王丁棉指出,一个直接原因其实是消费者信心不足。
王丁棉:三聚氰胺事件本身有“后遗症”,到现在在消费者心中很难散去,加上这几年里,有个别的企业在社会责任、产品质量等方面还是做得不尽人意,这一类的影响会使消费者在原来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下,更加地不放心。消费者不放心,就会放弃对产品的选择,而这就是国内奶业“走不动”的直接原因——消费者心态受到影响。
利益难平衡:奶农、奶企纠葛深
乳业专家宋亮进一步分析说,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奶企和奶农之间缺乏利益平衡机制的问题。
宋亮:“上下游产业没有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而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前提是由于我们的养殖太薄弱,表现为分散、市场积累低、抗风险能力差。但是这几年规模化程度提升得很快,散户已经没了,剩下的是规模化。不过目前只是一种松散的规模化,其核心问题在于主体的市场地位低,而市场地位低是由于没有核心资产。奶牛养殖,核心资产是奶牛吗?不是,使其能够和企业博弈的核心资产是土地,拥有土地后,奶农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条件实现规模化,实现*优配置,同时能够和企业形成地位相同的主体,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跟企业形成合作关系,从而能保证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内奶业和国际接轨速度加快,也进一步加剧了周期性波动。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奶牛养殖禀赋不具备国际竞争力,接轨过快,导致国内奶业市场受制于人,而需求增长迅速,也使得我国成为全球*大的乳制品进口国。
破解困局:转型升级,重获消费者信任
原奶价格下行,国外乳制品低价冲击国内市场, 中国奶业遭遇发展阵痛。而从长期趋势看,国内奶价要真正实现反弹不容乐观。中国奶业要振兴,必须依靠转型升级来实现。宋亮认为,要跃上新台阶,一方面,生产方式要实现新转变;另一方面,法律保障要进一步健全。
宋亮:“乳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核心,要加快推进三个方面:**推进土地流转,第二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建设,第三拿出一部分资金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保险等。安全问题是一个历史阶段性的问题。安全问题带来信心问题,有两个方面:**,国家的相关保障法律不够健全,消费者尊严的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获得,以及消费者维权的尊严,要通过法律保障。第二,民众的信任问题。当国家的社会制度健康,整个产业发展体系建立起来,安全问题降到很低的时候,民众的信心是可以恢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