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新报道】近年来,儿童 过敏性疾病,尤其是儿童食物过敏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防治儿童食物过敏,一直以来不少人都以为应在早期回避接触或摄食可引起过敏的食物。这一做法真的有效吗?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首届年会上,沪上各大医院的儿科专家和医师就此 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专家认为,儿童早期避食防过敏的做法,并不靠谱。
我国去年一项调查发现,儿童食物过敏在0~24月龄婴幼儿中患病率为12.3%,3岁以内儿童人群中患病率为约为8%。儿童食物过敏已经成为除哮喘和其他呼吸道过敏外*常见的儿童高发疾病。
对于预防儿童食物过敏,是早期摄入还是回避?上海市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洪建国表示,英国医学杂志*新发布的一项权威研究(LEAP证实,只要妈妈能耐受,任何食物都不会增加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诱发婴幼儿过敏症状的很可能是鸡蛋、牛奶等常见食品,“但只要采取早期摄食而不是避食的策略,可增强过敏的耐受力,反而会降低过敏风险。”
还有说法认为,孩子出生后之所以容易过敏,是因为妈妈在怀孕时“吃错了东西”,致使孩子日后成了过敏体质,并据此推断“孕妇孕期如果不忌口,孩子出生后更易过敏”。洪建国表示,如果孕妇本身就是过敏体质者,在孕期往往就会有更多的饮食禁忌,比如海鱼不吃,河鱼不吃,干果也不吃等等。但其实,过敏体质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过敏体质是基因决定的。研究也证实,孕妇的饮食和孕期是否接触过敏原并不会直接导致孩子过敏。在孕期,孕妇刻意回避各种过敏原,或者忌口越多,孩子出生后越容易发生过敏性疾病。
专家介绍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鉴于儿童普遍存在花生过敏现象,英国政府曾呼吁孕妇妊娠期间不接触过敏原——避食花生,以减少过敏的发生。但在随后追踪观察中,发现孩子发生过敏的概率不减反增。通过10年的研究,英国政府*终承认避食的方法是错误的。在1998年和2000年,美国也曾建议婴幼儿期尽量避免接触或摄食鸡蛋、花生和鱼类等所谓“过敏食物”。然而,德国近年的一项对比研究发现,孩子幼年时吃花生,得哮喘的概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是下降了。基于不断增加的研究发现,2013年起,许多国家不再强调孕妇和婴幼儿避食过敏性食物的说法,而是提倡主动摄入过敏性食物,以增强过敏的耐受力。
“初生婴儿的肠道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容易对外来食物过敏反应。” 洪建国指出,牛奶、鸡蛋作为婴幼儿期间*主要和*早的营养来源,可能会成为*常接触的致敏原,其中的一种主要致敏物质是β-乳球蛋白。无致敏蛋白的水解蛋白特殊营养配方对牛奶过敏的预防作用有待进一步的验证。目前,有研究证实,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早期摄食多种过敏食物可使3岁以内食物过敏性的发生率下降。与出生6个月后才开始摄食牛奶的婴幼儿相比,出生后2周即开始摄食牛奶者的过敏发生率显著降低。目前值得推荐的观点是:婴幼儿母乳喂养至4个月,就可以适时逐渐增加黄色和绿色蔬菜、谷物和水果是科学的,安全的和靠谱的。早期添加鸡蛋等固体食物和牛奶有助于预防食物过敏的发生,但量效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过敏患者而言,除食物因素外,环境因素如妈妈护肤化妆品中的牛奶成分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过敏防治上也不应忽视或漠视。”洪建国特别强调,对于食物过敏的诊断,认为不可仅凭家长的主观臆断,应带儿童前往专科医院进行血清检测、皮肤点刺等专业诊断并进行定期评估,而不是一味根据习惯性经验,盲目武断推迟或禁止儿童食用花生、鸡蛋和海鲜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