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衡达农业科学院院长苏子磻介绍新培育的 玉米、高粱、棉花品种。
中新网北京7月27日电 玉米秸秆食用营养与玉米籽粒相当,出糖率超甘菜和 甜菜,还可以转化成燃料 乙醇,这样的玉米品种你见过吗?
27日,在国研智库等机构组织的《我国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与政策建议》课题 研讨会上,从事育种科研37年的河南省南阳市衡达农业科学院院长苏子磻就向媒体介绍了这样一种新型玉米。
《我国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与政策建议》课题组部分研究成果介绍。
37年耕耘+科学创新=秸秆可以吃的玉米
67岁的苏子磻不是种地的农民,但大半辈子都在田间地头流转,花37年的时间做了一件事——育种研究,通过属间、种间远缘杂交,培育玉米、高粱等作物新品种。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科研人士发现,我国玉米育种资源贫乏、遗传基因狭窄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有突破性玉米品种培育的主要瓶颈。而这正是苏子磻和他的研究团队想要通过科学创新解决的难题。
探索数十年后,苏子磻发明了“玉米不同属间新物种选育方法”,并用这一方法创造出了近万份种质资源,培育出了一批远缘杂交玉米、高粱、棉花新品种(系。
苏子磻在研讨会上介绍,与当前普遍种植的玉米不同,这批新培育的玉米抗旱耐瘠薄、耐盐碱、抗病强,既可以在土壤板结、质地差、缺肥少水的低产田种植,也可以在新疆、山西、内蒙古盐碱地上丰产,还能抵抗小斑病、青枯病等病况。
“这意味着我国大量的边际土地可以得到利用,变相增加可利用耕地面积。” 苏子磻说。
更让苏子磻津津乐道的是,他培育的新玉米品种——衡达1号,除去我们经常食用的玉米籽粒外,茎、叶、穗柄等部分,都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糖、淀粉、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元素,营养物质含量甚至超过了玉米籽粒。
苏子磻说,秸秆可“粮饲”两用,相当于单位面积耕地产量变成了原来的三倍。
秸秆出糖率高达43%-53% 超甘菜和甜菜
苏子磻对记者说,作为民间科研力量之一,自己有三个梦想,一是能找到创造更多种质资源的方法,二是能用这些方法培育出更多种质资源,三是能把这些资源成果产业化。
如今苏子磻前两个梦想已实现,第三个梦想正在路上。
2008年开始,苏子磻所在的南阳市衡达科学院开始与相关单位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试点种植展示“高粱玉米”、“饲草高粱”、“糖高粱”。截至2016年,共种植了100余万亩高粱玉米。
苏子磻介绍,新品种的高粱、玉米因秸秆营养丰富,已受到圣牧高科、新西兰很天然等国内牧场的青睐,作为饲料奶牛日产奶量都会提高。而玉米面粉也被视为高营养的“贵族食品”。
而玉米秸秆出糖率高和可转化为燃料乙醇的特点,则拉长了整个产业链条。
苏子磻列举了一些数字:利用玉米秸秆粉发酵制糖,出糖率高达43%—53%,超过甘菜和甜菜,成本却低了60%;用玉米秸秆转化燃料乙醇,3.8吨—4.3吨秸秆可生产1吨乙醇,原料成本仅2400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