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下班后懒得做饭,微信上各种私房烘焙、原味秘制的食物看着非常诱人,并且号称“不添加 香料或 防腐剂”,动动手指即可下单送货上门。微信 餐饮正成为时下一种新型的餐饮行业。但有些读者来电向本报反映,微信餐饮虽然能给市民带来一定的方便,但 卫生条件差、有的没有餐饮许可证, 食品质量令人堪忧,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能加强 监管。针对读者所反映的问题,近日记者进行了一番采访 调查。
“ 食品无添加,安全享用更放心”,这些是售卖私人订制蛋糕的张小姐在微信上打的宣传语。据她介绍,每一个蛋糕都是她自己手工完成,采用纯牛奶奶油,所有的食材也都是在超市和食品贸易公司进货。“烘焙一个蛋糕,使用的鸡蛋要比普通店面多上三分之一。”张小姐说,由于原料等有所不同,同款蛋糕“自己做的”价格上要比市场上稍贵一些。不过,张小姐也坦言,由于制作蛋糕的作坊就在自己家中,她的微信小店并没有任何执照,也没有人进行监管,食品质量完全靠自行控制。
记者通过微信,找到了另一位出售自制蛋糕的漳州商家,发现其出售的蛋糕价格要比市场价高得多,号称所有的原料都是纯进口的。交谈中,记者询问其售卖食品是否有相关证件或执照时,对方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记者通过搜索发现,漳州市区制作蛋糕的热门微商有近20家,大部分商家和张小姐一样,并没有领取营业执照,也没有餐饮许可证。在微信上卖快餐、糕点的多数都是这种情况,选材、制作都处于监管盲区。
在接受采访的市民中,大部分人都表示有过在微信上购买定制食品的经历。有些人是通过朋友推销,有些人则是觉得图片好看,自己联系朋友订购。“我老婆爱吃甜品,会定期在微信上买蛋糕回家吃,一般都是朋友推荐的,食品质量应该是经得起考验的。”市民方先生说,微信上购买的甜品味道挺不错,也没有出现过食品安全的问题。
一些市民介绍,因为可以通过微信软件联系到商家,此类自制食品的安全性要比流动商贩出售的食品安全性更高,也更值得信赖。但不少市民也提出质疑,认为没有经过相关部门许可的这种自制食品安全隐患比较大。“东西好,价格不是问题,只是这个价位谁来定?谁来管?一旦店主生意越来越好,大量制作后食品质量会不会出现问题?卫生状况谁来监管?”
随着朋友圈里打着熟人牌,卖自制食品的人越来越多,然而,在微信餐饮销售火爆的背后,却存在着无人监管、无证经营的现象难免令人忧心。
据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许多微信平台上的美食商店都未获得经营许可证,但由于缺乏监管平台,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和管理,这类新型的微信美食商家属性界定尚未清晰,在执法和监管上存在空白。该工作人员说,原材料进货渠道是否正规,烹制时的卫生条件是否达标,食品保鲜是否完善等等都无从得知,这些都增加了微信销售食品的安全隐患。
“微信购物可以说还处于放养状态,一旦遇到问题不易取证,造成消费者维权困难。”对此市消协工作人员建议,市民微信购物切忌盲目跟风,在选择商家购买时要尽量找实体店或者经过相关部门审核的店铺,食品质量才有保障。(记者 方一凡 实习生 吴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