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全省首次发放
小作坊从“地下”走到“地上”
昨日下午,贵州沐谷食品有限公司、贵州清镇白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两位负责人从贵阳市 食药监局、清镇市市场 监管局城东分局执法人员手中接过《贵州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这是我省发放的首批《贵州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共有28家小作坊获证,这标志着今后符合条件的 食品加工小作坊将拥有合法“身份”。
有了《登记证》小作坊可以大发展
“每天制作成百斤的饺子、汤圆等食品,之前由于只有备案登记没有合法证件,一直不敢发展,现在可以名正言顺地全力发展了,这对企业来说是里程碑式的意义。”贵州沐谷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开心的说。
在此之前,她的食品加工小作坊在清镇经营已有近10年历史,与其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一样,长期处于无证经营状态。她们很早就想摆脱无证状态,但因为不符合领证条件,这一愿望一直搁浅。直到*近,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终于拿到久违的“身份证”。
让更多小作坊从“地下”走到“地上”
据了解,目前,清镇有食品加工小作坊597家,产品大多数是散装的糕点、酱肉类腌制品、豆制品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尤其是农村、城郊群众的生活需求,但这些小作坊许多都存在生产环境卫生条件较差、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经营者责任心不强等问题。
据贵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5年12月开始,清镇作为贵阳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试点,开始对辖区内小作坊加工点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对小作坊进行一对一帮扶和指导、积*提升改造,并制定了《贵阳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条件基本要求》、《贵阳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办法》等管理制度,并对符合条件的小作坊,将发放小作坊登记证,以此规范小作坊的生产加工行为。
“通过颁发核准证,争取让更多小作坊从‘地下’走到‘地上’,纳入部门监管。”清镇市市场监管局城东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链接:小作坊登记制如何“监控”食品安全
全程实现可追溯
据清镇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根据《贵阳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基本卫生条件要求(试行》以及小作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证照要求,原辅料管理,生产加工场所,生产设施及工具,卫生管理,产品检验,产品包装、标识和储运7个方面对小作坊整改提升提供了标准依据。
对于原料监控,该局印制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进货查验台账》(1200册和《食品加工小作坊销售二联单》(3000册,要求小作坊进货台账以票据粘贴和书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查验记录,销售二联单以溯源章和书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记录。
利用大数据全程监控
该局依托大数据,搭建了“清镇市食品安全云服务平台”,利用手机APP,真实、有效记录生产经营过程的信息,并组织对开通宽带网络的22家小作坊示范点业主和相应辖区分局开展培训,基本建立了从原料、生产、销售到消费全程可追溯的实时动态监管的可追溯体系。“文化程度好的,可以输入电脑专用系统,文化水平低一些的,可以手写台账。”工作人员表示,这样做到了进货,销售全程可追溯。
“另外,我们开发了客户端查询和监管人员终端查询。对于市民,扫一扫公示牌上的二维码可以验出登记证的真伪,而食品包装袋上的二维码则可以知晓食品的保质期和原料来源。对于监管工作人员,后台终端则是可以查询原料到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做到实时动态监管,在手机APP上,我们设定了卫星定位,确保工作人员做到亲自到场进行检查。”
开展定期抽样检验
“小作坊和食品生产企业*大的不同在于没有自己的检验室,无法做到对自己出品的食品进行质控和食品安全监督。”贵阳市食药监局负责人表示,对此,清镇市试点制定了食品小作坊监督抽查计划,定期对白酒、米粉等几个主要行业小作坊产品进行抽检,并要求小作坊主每年要主动将产品送检两次,通过检测掌握和发现辖区内小作坊食品存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同时,检验结果将在公示牌上进行公示,随时接受市民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