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讯 据
台中慈济医院
她呼吁慢性病人,避免节后体重、血压、血糖齐升高,粽子不宜过大,只能**只吃1颗为宜。
陈慧文提醒,糖尿病友可选择全谷米粽,搭配一盘蔬菜,延缓血糖吸收上升的速度;高血压病友经过水煮的粽子,以葱、姜、蒜等增加香气,减少用油、盐使用量;肾脏病友应控制蛋白质食用量,建议选地瓜粉、太白粉或凉粉等低氮淀粉制作的水晶粽。
健康意识逐渐抬头,养生粽是新选择,陈慧文提醒,燕麦、荞麦、薏仁、玉米、红豆、绿豆、莲子、栗子都是全谷根茎类也是淀粉类,全包进去热量就升到400多卡,相较糯米血糖虽不会拉太高,但仍会影响,不建议过量。
蔬菜是纤维质重要来源,吃粽子配烫青菜、蔬菜汤,增加足够纤维质才不会让血糖升高太快,除深绿色蔬菜,当季苦瓜、竹笋、筊白笋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饮食应该食用当地、当季的食材来源。
很多人吃粽子都要沾酱,多数沾酱本身就是高热量,应注意低油、低盐、低糖,不论是砂糖、果糖或是蜂蜜,一样要避免过多的摄取。
陈慧文建议,可以香菇、栗子,或豆干、笋子及橄榄油等馅料取代传统粽常见的菜脯、虾米、五花肉、干鱿鱼跟咸蛋黄等内馅,或加入魔芋增加咀嚼口感。
长糯米加入燕麦、荞麦、薏仁、玉米、红豆、绿豆等高纤全谷类,都是不错的选择。而经水煮的南部粽,又比炒过再蒸的北部粽减少部分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