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食品安全大会在京召开 重筑中国食安信心

百检网 2021-11-15
    中国经济网 北京4月14日讯(记者 韩肖4月14-15日, 2016年国际 食品安全大会在北京举行。主办方代表,中国 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中国 食品工业2016年将面临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有五大主要矛盾需要化解,而信任危机已经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的*大危机。参会的外籍专家也认为,中国对 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控制还比较薄弱, 食品掺假或欺诈还相当普遍, 风险交流面临严峻挑战,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仍有过度担心。
 
    反思――食品安全在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介绍,据统计,2015年全行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35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上年降低了3.4个百分点。首次低于中国工业经济6.1%的增速。中国食品工业连续5年换档降速,利润率下跌。其中,要使中国食品工业持续发展,有五个主要矛盾需要化解,即食品安全中的原料污染问题凸显;环保压力加大;主要产品产能过剩,食品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原料价格偏高,进口依存度加大;此外,*难以消解的是百姓对中国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
 
    美国农业部前副部长、IUFoST国际食品安全委员会共同主席任筑山在其“食品安全在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的食品安全较之过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食品安全是一个复杂的全球问题,其涉及科学、技术、法规和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是农业和食品行业、政府、学术界、媒体和消费者的共同责任。只有当所有社会群体均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并相互协作,才有望形成食品安全文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和IUFoST国际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欧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教授Patrick Wall博士就有效追溯体系的挑战报告中,分析了中国食品安全目前的管理体制、法律层面和标准体系。对于国际公认的风险分析框架,也从缺乏认识,到增加理解和认真实施,在全面开展风险监测,建立适合国情的风险评估制度,加强风险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和进步。作为反映国家食品安全水平的指标之一,全国食品总合格率在过去30年间从71.3%上升到96.8%。然而,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当前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如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控制还比较薄弱,食品掺假或欺诈还相当普遍,风险交流面临严峻挑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过度担心。他们建议,为了尽快提升中国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一是要做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保障,二是政府要做到全产业链的一体化无缝监管。
 
    直面――我国食品安全的*大危机是信任危机
 
    陈君石院士和Patrick Wall教授指出,将利润凌驾于公共健康之上的认知及不断涌现的食品掺假事件进一步打击着消费者信心。只有采取切实的风险管理行动才有望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新的媒体渠道可帮助促进与消费者的互动,食品安全机构必须接受这些沟通模式。传统媒体往往依赖于社交媒体来获取信息,但并未验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为此,食品安全专家应积*为网络报道提供原因和真相。危机与和平时期的沟通存在很大差异,如果信息提供方想要更新其信息,则其需要在危机发生之前建立自己的声誉。要想取得切实进展,所有政府机构都必须提供一致的信息。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教授John Spink介绍说,食品掺假-利用食品来非法谋取经济利益,是当今食品行业*热门的话题之一。国际社会对此也*为关注,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认证和标准。如欧委会有关食品掺假的决议、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合规要求及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的食品掺假问题等。
 
    孟素荷教授在会议期间明确指出,“我国食品安全的*大危机是信任危机。”她以乳制品为例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解读。“曾经出现的大头娃娃、三聚氰胺、原料奶标准之争,引发消费者经历了从疑虑到震惊,到愤怒直至用脚选择这样不断递加的不信任感,因此尽管中国政府对乳品企业的监管是全球*严的:2015年抽检数据表明,乳制品合格率99.6%安全水平位列中国食品行业之首。然而,2014年,在中国食品行业主要进口食品品项分布中,乳制品仍占到65.1%。反思这一背景,不能仅责怪消费者的崇洋媚外,而是要通过提升原料奶标准等一个又一个主动的作为,重拾中国消费者对中国乳品的信任。”孟素荷如是认为。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任发政在分析中国乳品的质量与安全状况时与孟素荷教授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乳品工业产生致命打击,尽管经过7年的努力,中国的乳品质量与安全水平显着提升,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近****,但是乳制品产业仍然没有走出低谷,消费信心没有充分恢复。他建议,政府应继续加强乳品质量与安全监管,完善标准体系,提高原料乳质量与安全,通过科普宣传教育,重振消费者信心。
 
    难点--如何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
 
    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持续五年开展的年度食品安全热点解析的内容显示:微生物污染已连续两年位列舆情关注的热点之首,这与全球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相吻合,尤其在肉制品、水产品等微生物污染的高危行业,如何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已成为把控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来自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AOAC国际组织、欧洲卫生工程与设计组织(EHEDG、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天津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在报告中针对重点行业的微生物控制提供案例分析,并首次结合食品工厂设计和环境监控,提供解决微生物污染的国际经验分享,借鉴AOAC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高端的交流平台。
 
    一直以“分析结果、全球可信”为宗旨的AOAC国际组织,多年来通过协商一致原则,开发统一的确认分析方法和实验室质量保证程序,其官方方法已被全世界的监管机构和组织广泛接受并认可为“金标准”,而中国如何有效利用这一国际认可度较高的标准化模式为我国食品安全工作服务值得思考。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刘秀梅就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的国际标准化及在中国的地位进行了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庞国芳也就其对于AOAC技术标准研究与实践的心得体会进行了介绍。值得一提的是,AOAC国际组织主席Norma Rousseau Hill与AOAC国际组织秘书长Darryl Sullivan也专程来华参加了相关专题会议,不仅彰显对会议的高度关重,也通过经验分享,为参会者带来了新的启示。
 
    新趋势——迎接食品工业的健康转型
 
    食品安全是底线,营养安全是目标。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新常态”的大环境下,食品产业界向营养与健康的转型成为必然。国内外食品科学家多年来在食品营养与健康方面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亟待寻求与产业对接的突破口,部分研究已逐渐支持其相关食品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群的营养与健康产业发展中,食品的研发已引起诸多企业的关注,部分科研机构对老年营养与健康产业的前期调研与情况分析,也有力地支撑了未来老年食品产业的科学发展。
 
    对此,大会将“营养与健康”作为重点研讨方向之一,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席、美国食品科技学会前主席Mary Schmidl进行了“食品安全:聚焦营养与老年人群”的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冯文猛博士围绕“中国老年营养与健康*新情况”全面分析介绍我国老年人群营养与健康的*新状况,来自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与会专家从食品科技界与产业界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研究领域阐述了产业的现状与前景分析,并建议食品科技界应更深层次融入营养与健康领域。
 
    与会专家还特别围绕老年人群的特点,分享了相关政策、法规及调研情况,产业界代表也分享了在食品领域的*新研究成果。
 
    新风险——防范进口食品安全与互联网渠道新风险
 
    贸易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及中国消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造就了非常可观的进口食品市场。自2004年起,中国已从食品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国家质检总局对进出口食品的监管亦从以出口为主,转变为对出口、进口食品同样严格的监管,并将监管的链条由企业延伸到产地。另一方面,原料来源日趋多元化,供应链复杂化,输入性风险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已从境内延伸到境外。国家质检总局的专家从2015年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进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如何加强进口食品口岸检验检疫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阐述与分享,国外专家也就国外如何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进行了经验分享,并提出了针对中国的改革建议。
 
    与此同时,食品产业在融入“互联网+”的概念后,呈现出更加复杂而多变的业态模式。面对这样全新的业态,政府层面该如何监管,电商企业需要如何把控风险,消费者怎么样才能保护自身的利益,都是需要集合多方的智慧去探讨与研究的问题。
 
    对此,本次大会特别邀请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国内外专家、电商代表等,对进出口食品监管政策、标准解读以及管理方式进行分析,为提升我国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水平,让消费者可以放心地享用进口食品提出建设性方案。并专门针对网购食品的安全,以多角度、多元化的视角解读新渠道、新业态下的食品安全监管与企业责任,以期带给行业更多的启发,引起更多关注。
 
    持之以恒——强化食品安全风险交流
 
    以“科技界共识”回应媒体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正确认知的 “共需”,已成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新常态。在应对食品安全事件及监管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越来越意识到,风险交流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意义重大。去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 食品安全法》中新增了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规定。有效的风险交流能够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现状的认知,而错误的风险交流则会将行业推向另一个深渊,如何科学地使用这把“双刃剑”呢?
 
    此次大会特别设立的“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经验分享”专题,来自国家食药总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从WHO有关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相关观点到欧洲对于风险交流的具体案例,再到我国食品科学家如何有效传播科学知识,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新时代下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部分企业自身的实际案例,同广大代表进行互动,为中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提供有效互动的平台。
 
    本次大会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共同主办,由国家食药总局、科技部、工信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科协、中轻联等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并赢得了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国际工业发展联合会、国际生命科学会等国际组织的有效合作。
 
    以主题为“驱动食品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落地转化”的食品安全科研成果展于会议期间同步进行。除了邀请优秀食品企业参加精品展示外,还首次邀请参包括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渤海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等在内的食品科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亮相。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培训班,国内外权威专家在针对中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化学风险和微生物风险等关键因素进行国内外的对比分析,并对风险评估在食品添加剂和香料、保健食品、农药残留等热点领域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以期将全球食品安全的成功理念和实践服务和应用于中国。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