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张晓山代表也表示:“我不是政策的参与者,这是我个人的想法,至于是不是我不知道。”张晓山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3月7日晚做客中国经济网和荆楚网联合举办的“中经两会之夜——湖北代表话‘三农’”访谈。
张晓山代表表示:“这是给农民一个信号,过去价格是只涨不跌,现在价格也会跌,跌完怎么样农民等着看,政策会告诉农民以后价格是市场形成、随行就市。”
张晓山代表在谈到目前的临时收储价时指出,价格本身比较高,因为农民成本高,农民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就是这个价格。但是这个价格和国外农业玉米进口价格一比差得很多,我们的价格比他高30%-50%,有临时收储价在这,所以就进库了。中国玉米就进了库,国外进口玉米入了市。
企业**是考虑生存和发展,怎么样获取更多的利润。所以当然要选便宜的,就不会以国内临时收储价收玉米,而是要国外玉米,还包括高粱、大麦等玉米替代品。
张晓山代表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说,我国一年进口8000万吨大豆,4000万吨高粱、大麦等。其实我们自己有玉米,但是价格太高卖不了,结果自己玉米进库,人家的玉米进来。我们的东西不符合市场需求,卖不出去,所以供给侧出现了问题。改革要调节玉米,让玉米生产更好地适应市场,玉米价格随行就市,这样可能玉米价就低。
张晓山代表建议要给农民合理的补偿,“补偿你之后我就不再收你的玉米,企业觉得你的玉米还行,然后就收你的。可以定向定价,定向收购,把玉米去库存。”
我们要保证粮食供给,另外要坚定不移推进市场化导向的改革。所以现在价格形成机制要变化,更多依靠市场。还要保障农民合理的利益,不能让种粮农民的利益受损。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政府、农民、企业各方缺一不可,关键看怎么定位,政府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但是要引导、有扶持。农民在这方面得到明确的政策信号,然后决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政府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告诉农民,帮助农民,怎么调、怎么弄,怎么适应需求,这里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做。
“我们预计关于玉米整个政策很快出台,因为马上就要春耕,一定给农民明确的政策信号,告诉他以后怎么回事,让他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所以要等政策。” 张晓山代表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