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惠山区桃农协会秘书长赵逸人*近特别郁闷:本地的阳山
阳山水蜜桃是中国**
近年来,我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无论是大米、果蔬、茶叶等种植领域还是禽畜、水产等养殖领域,一批集体品牌脱颖而出,成为******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如淮安大米、阜宁大米、阳澄湖大闸蟹、固城湖螃蟹、洞庭碧螺春茶叶等等,但与此同时,几乎每一种**农产品都被大量假冒。
这一点,南京市高淳水产市场经理何春福就有很深感受。固城湖螃蟹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的申请者和拥有者是高淳水产市场,从申请商标到成为**产品,用了将近10年,水产市场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从2013年开始,水产市场对获得授权的蟹农发放铜牌,每份包装盒上有二维码,使之具有产品追溯功能。“即使这么做,假冒的固城湖螃蟹还是太多了。”何春福说,南京市场是假冒固城湖螃蟹的重灾区,几乎三分之二的固城湖螃蟹是假冒的。2013年,商标拥有者曾会同当时的白下区、秦淮区工商部门打假,却遇到了让打假者挠头的难题:农产品销售多数没有销售台账,即使查到了,也无法确定究竟销了多少,处罚就缺少依据;螃蟹是生鲜农产品,罚没的螃蟹不及时处理会死掉,可打假者又无法处理。“*后我们还是放弃了打假。”何春福一声叹息。
当被侵权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时,谁还会继续花心血打造品牌?这对发展品牌农业无疑是*为不利的。那么,农产品集体品牌难道真是“唐僧肉”、谁都可以吃一口吗?“这要看商标拥有者的打假决心和打假方式。”省农委宣教中心主任徐继东告诉记者,*近几年,浙江西湖龙井茶的商标持有者打假就比较有决心,不仅在省内打假,还到省外,仅无锡一地,去年就被查出一批假冒龙井茶,如今无锡假冒龙井茶几乎销声匿迹。我省溧阳市的天目湖白茶也是集体品牌,由于严厉处置了假冒者,近年来就没有再出现被侵权的现象。他认为,**农产品被假冒,查起来确实有点难度,比如说螃蟹,江苏产的都是中华绒螯蟹,即使是行家也很难区分究竟是苏南、苏中或是苏北产的。但几乎所有品牌农产品都有包装,包装是否侵权是判断有无假冒的重要依据,那么不妨就从查处假冒包装着手,这种方式打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正因为是集体品牌,不属于个人或企业,因此一些地方也不珍惜。如省内有个******大米品牌,是该县大米协会花了很多人力物力申报成功的,但前几年一家外资粮油企业通过领导打招呼、只花了几千元入会费就轻而易举取得了该商标的使用权。
“提高产品质量,才能擦亮品牌。”溧阳市社渚镇农服中心主任黄志兵说,该镇“溧阳青虾”去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商标拥有者是镇农服中心,但中心没有急于使用这一品牌,而是先制定养殖规范,并将这一规范告知全镇1100多户养殖户,符合无公害和绿色养殖标准、抽检的生物制剂台账和产品合格,才能使用。“辛辛苦苦创下这个品牌,连自己都不珍惜,那么很快就会砸掉牌子的。”黄志兵说。(朱新法